正文 致謝(1 / 1)

近八年來,從我在德國攻讀媒介經營管理碩士學位開始,就對傳媒運營中的資本運作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開始收集有關傳媒企業運營和並購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資料,關注傳媒收購過程中所顯示的戰略意圖和操作細節。回到國內攻讀傳播學博士期間,在導師黃升民教授的啟發下,我參考了海外傳媒產業的變化動向,對應目前中國的傳媒產業化現象,即國內傳媒業一直在尋找大規模、集團化經營的路徑,決定研究分析發達國家傳媒並購的過程機理,以為中國傳媒企業如何做大做強提供相關參考。在長期的研究和一線的實踐工作中,逐步形成了本書的結構,非常幸運地是,在本書創作的三年多時間裏,我得到了來自各個方麵的專家、學者和同仁的指導。書稿的框架盡管經過幾年的琢磨和幾次大規模的修改,仍然有有失嚴密的地方;逐年收集的數據,盡管不斷更新,但總也趕不上世界的變化;還有很多應該論述的角度還沒有涉及……這些缺憾應該成為下一個研究的起點,而傳媒並購在此期間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在新的研究開始之前,我必須向那些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給予我無私而全麵幫助的人們表示感謝。

首先最需要感謝的是我的博士生導師黃升民教授,他是一個開放型的學者,具有寬廣的學術視野、敏銳的分析和預測能力、嚴謹而又專業的治學、研究方法。在本書寫作過程中,黃教授親曆親為,在對論據的甄別、論點的梳理、提煉和創新,甚至文字的整理和修改方麵都付出了大量艱辛而細致的勞動。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丁俊傑教授為本書的創作給予了大量指導性的和非常細致而具體的幫助,這位寬厚睿智的師長對我非常關照,我在學術研究道路上的每一次前進都與他的鼓勵和指導分不開。因此,經常不經意之間我會想起這份關心和照顧,敬重和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清華大學的崔保國教授作為傳媒經營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為本書的創作和修改給予了廣泛的幫助和無私的指導,並且在百忙之中再次抽出時間為本書撰寫序言。

中國人民大學的喻國明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的陳衛星教授、胡正榮教授,國際關係學院的郭惠民教授也在本書的創作過程中給予了大量專業方麵的指導。他們作為傳播學領域不同研究方向的大家,所給予的那些高屋建瓴的啟迪不僅對於本書的寫作,而且對於今後的研究也有相當的指引價值。

此外,宋紅梅、金建峰等人在資料采集、觀點論證以及文字推敲等方麵都給予了我大量的幫助。

我還要深深感謝馮曉春先生,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專業上,他都給予了我盡量多的關懷和愛護。無論是在異國求學還是回國進行研究之中,他都在繁忙之餘,承擔了大量的資料收集工作,包括一手資料的提供,本書中的大量外文資料甚至是由他翻譯的,他在投融資方麵的專業知識亦為本書的創作提供了很多技術上的支持。

本書得以出版,與我所任教的國際關係學院的大力支持和複旦大學出版社的鼎力相助是分不開的,其中孫晶女士、章永宏先生,還有責任編輯李婷女士都為本書付出了大量的辛勞,請允許我在這裏表示最深厚的感謝,並致以最誠摯的祝福。

董璐2006年12月於北京祿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