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守。徐治平帶著石有才來到富陽城,青元海親自將他們安排在自己府邸。石有才傷重臥床休養療傷,青元海看望石有才;石有才勸青元海放棄富陽城連同新城守軍退往杭州。很快方七佛就率軍十萬包圍了富陽,起義軍用幾百台床弩、扭力投石機、人力拋石機向富陽城發起潮水般的攻擊。富陽城上的一萬宋軍,有的被石彈砸中身體吐血,有的被砸得腦袋開花,富陽城雖然堅固,起義軍畢竟人數眾多四麵圍攻富陽,富陽宋軍漸漸兵力捉襟見肘。方七佛見青元海治軍有方,雖然傷亡慘重但是富陽城任然在英勇抵抗。方七佛決定出奇兵攻陷富陽,方七佛將八萬起義軍集中起來攻擊富陽南門,起義軍發動潮水般進攻,令青元海被迫調集三門的軍隊來防禦南大門,此時等待在西門的方七佛突然發難,方七佛帶著幾千騎兵開始衝鋒,西門隻有兩百宋軍,兩百宋軍麵對突如其來的敵軍頓時陷入混亂,西門宋軍一邊派人去南門報信,一邊射箭、投石塊奮力抵抗,可是起義軍畢竟人多勢眾,一輪攻擊下來宋軍幾乎死傷殆盡,起義軍開始用攀爬繩勾住城墩開始向上爬,城下的起義軍不斷的用弓箭向城上射箭,富陽西門宋軍也向攀爬起義軍和城下起義軍放箭,起義軍登城後下城打開西大門,方七佛立即率軍殺入城中。起義軍前後夾擊富陽城宋軍,宋軍不敵人數眾多的起義軍。青元海同方七佛交鋒,青元海手握“玲瓏變化棍”這等神兵利器;青元海用“玲瓏變化棍”橫掃、上下打擊、旋轉成輪等變化多端。方七佛“七寶劍”居然被“玲瓏變化棍”打得找不著北,楊八桶見方七佛被打得暈頭轉向立即揮舞著“牛魔彎刀”上前助陣。青元海以一敵二仍舊占據上風,楊八桶見狀不妙立即將“牛魔彎刀”投擲出。兩支“牛魔彎刀”左右旋轉飛出夾擊青元海,青元海也不慌張立即用“玲瓏變化棍”左右來回擊打“牛魔彎刀”。方七佛手持“七寶劍”使出了“文殊智慧劍”,眾人眼前出現文殊菩薩持“文殊智慧劍”刺向青元海。(注解: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就是七個佛的老師,智慧勇猛!)青元海想用“玲瓏棍法”,破解方七佛的“文殊智慧劍”。可是“文殊智慧劍”仿佛看穿了“玲瓏棍法”,文殊菩薩躲過“玲瓏棍法”的“千變萬化”的這招;然後文殊菩薩持“文殊智慧劍”直刺青元海的要害。青元海躲避不及,被方七佛一劍刺中青元海心髒。青元海也不甘示弱,使出“玲瓏棍法”中的“毀天滅地”棍招;青元海將“玲瓏變化棍”重重打在方七佛身上。方七佛被青元海此招,打得全身骨骼盡碎吐血倒地。青元海戰死,方七佛重傷。二十二日起義軍攻陷富陽,俘虜石有才、徐治平兩人;將他們帶到汪公老佛麵前。汪公老佛十分高興,他勸說石有才投降;被石有才嚴詞拒絕。汪公老佛以石有才的父親性命相威脅,又以石有才的理想是建立公平公正的國家利誘。石有才考慮再三決定投降“大聖國”,汪公老佛詢問攻下新城計策;石有才笑了笑說“簡單,隻要大聖軍化妝成富陽敗兵混入城中,等待守軍鬆懈,裏應外合可以輕鬆奪取新城。”汪公老佛大喜依計而行,兩千起義軍挾持富陽城守軍成功進入新城,夜間二更兩千起義軍突然襲擊新城北門城上宋軍,新城北門宋軍被突然襲擊亂了方寸,被起義軍占據北門,起義軍打開北門,汪公老佛立即率軍衝入城中,守將司徒忠略在睡夢中就被起義軍俘虜了。起義軍連續進攻連下富陽、新城兩城,方臘遂遣軍一部北攻寧國、宣城(今屬安徽),震驚大宋朝廷。起義發動時,就“指斥乘輿”,把鬥爭的矛頭指向宋徽宗,又進而提出“殺朱勔”的口號,進軍的目標直指杭州。農民軍自桐廬、富陽進攻杭州,與宋軍在杭州城外發生激戰。湯宗旺率領十萬精銳宋軍同阻攔起義軍,湯宗旺手持“方天畫戟”三十回合就擊敗鄭魔王。楊八桶出戰迎擊湯宗旺,也在三十回合敗下陣來。金皇侄方傑慣使一枝戟,有萬夫不當之勇同湯宗旺大戰不分勝負;雖然如此但是起義軍仍舊無法突破宋軍防線。汪公老佛向石有才問計,石有才回答可以用精銳部隊從小路偷襲杭州;汪公老佛哈哈大笑於是讓石有才領兵出征。石有才帶著四大元帥?鄧元覺?石寶?厲天閏?司行方,八驃騎?劉瓚?張威?徐方?郭世廣?鄔福?苟正?甄誠?昌盛,浙江四龍?成貴?翟源?喬正?謝福,江南十二神?沈剛?潘文得?應明?徐統?張近仁?沈澤?趙毅?高可立?範疇?卓萬裏?和潼?沈抃二十四將?厲天佑?吳值?趙毅?黃愛?晁中?湯逢士?王績?薛鬥南?冷恭?張儉?元興?姚義?溫克讓?茅迪?王仁?崔彧?廉明?徐白?張道原?鳳儀?張韜?蘇涇?米泉?貝應夔這些將領和一萬精銳部隊。石有才所部自山路乘虛而下,二十九日到達杭州城下。起義軍突然到來,使得宋知州趙霆逃跑。製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拚死抵抗,但是起義軍兵精將勇製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所部五千宋軍戰敗而死。杭州城失守,湯宗旺率領的宋軍軍心大亂;汪公老佛乘機偷襲。混戰中方傑用金戟將湯宗旺的坐騎刺殺,湯宗旺跌倒在地;“方天畫戟”脫手被方傑所奪。方傑得到“方天畫戟”後就是致命一擊,湯宗旺沒有防備被方傑一戟刺死。湯宗旺戰死,宋軍大敗全軍覆滅。方臘率領農民軍進駐杭州城,迅速取得了重大勝利:方臘將國都定在杭州。杭州是造作局所在地,也是花石綱的一個指揮中心。這裏聚集著殘酷刻剝農民的官吏、地主等大批吸血鬼。農民軍入杭州,嚴厲懲處了這些剝削者,使人心大快。宋朝的官員也不得不承認:“蓋貪汙嗜利之人,倚法侵牟”,“積有不平之氣結於民心,一旦乘勢如此”。東南各地建有眾多的佛寺,是人民的又一個大害。起義前,摩尼教農民即憎惡佛教,打破對佛教的迷信,指責佛經(《金剛經》)上所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當解作“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對現實社會的不平等和佛教維護封建統治的欺騙的本質,作了極其深刻、犀利的揭露。方臘起義時,農民即相互傳告:“逢廟即燒”。農民軍所到之處,燒寺廟,毀佛像,打翻了佛教的神權。史書上攻擊摩尼教起義者“不事祖先”,“男女雜處”,又說明起義者衝擊了族權、夫權的統治。方臘發動起義時,即有不少婦女參加,方臘妻邵氏也參加了起義軍的活動。起義者對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士懷著深刻的仇恨,經過之處曾火燒“學宮”,並殺死一些作惡的“士人”。農民軍借助於改造了的摩尼教義表達自己的反抗意誌,對地主階級的政權、神權、族權、夫權以及維護這些權力的儒士發起猛烈的衝擊,對黑暗的舊世界作了大掃蕩,大衝洗。義軍勢盛,附者益眾,並得蘇州(今屬江蘇)石生、歸安(今浙江湖州)陸行兒所領義軍響應,又分兵向南攻克婺州(今浙江金華)、衢州(今浙江省衢縣)等地,所向克捷,先後攻占6州52縣。方臘起義軍的紀律嚴明,政治上無視“君臣上下”;在經濟上“不分你我”,所以發展迅速,作戰順利。農民軍所到之處,見官吏、公使皆殺之。對惡霸土豪堅決鎮壓,焚燒他們的院宅,把財產分給民眾,更得到了民眾的擁護。方臘起義軍的迅猛發展,嚴重威脅了宋廷的安全。當時,宋朝正準備與金人夾攻遼國的戰爭,已調集各路精兵強將,得知方臘起義的消息後,遂停止對遼作戰。起義軍的行動,立即獲得廣大農民的熱烈擁戴。這一帶本來分布著大小不等的農民起義隊伍和摩尼教秘密起義組織,此時也都紛紛樹起方臘的旗幟,響應起義。婺州(婺音悟w))蘭溪縣靈山洞的朱言、吳邦,永康縣方岩山的陳十四,湖州歸安縣的陸行兒,處州縉雲縣的霍成富、陳箍桶,蘇州的石生等領導的農民軍,都相繼擁戴方臘作領袖,參加起義。越州剡縣(剡音扇sh4n)裘日新(仇道人)和台州仙居縣呂師囊領導的摩尼教起義軍在當地起兵響應。常州、明州、秀州、溫州等地農民,也“結集徒眾”準備攻打州縣。各地農民望見方臘起義軍的旗幟,聽見鼓聲,就跑來迎接。參加農民軍起義的更是“項背相望”。方臘軍攻下杭州後,已形成為近百萬人的大軍,震動了整個東南!徽宗、童貫等急忙下令撤銷蘇杭造作局和停運花石綱,罷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職。由童貫親自出馬,稱“江淮荊浙宣撫使”,率領京師的禁軍並秦晉蕃漢兵十五萬,去鎮壓起義。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年)正月,童貫受命出發,先派官軍駐守江寧和鎮江,扼住長江。然後兵分兩路,分別由王稟、劉鎮等率領,向杭州和歙州開來,企圖在睦州會合。這時,農民戰爭仍在勝利發展。正月,方臘率領主力軍轉向南方進取,相繼攻占婺州和衢州。二月,起義軍別部攻下處州,奪取大戶的財物,散發給民眾。農民軍興以來,隊伍迅速壯大,先後攻下了六州五十二縣的廣大地區。但起義軍沒有深入農村去建立據點,而把作戰目標集中在奪取州縣城市。對於宋王朝這個腐朽而又凶惡的敵人的反撲,也缺少足夠的警惕。當方臘率領主力隊伍南進時,派出農民軍將領方七佛率領一支七萬人的精銳隊伍去奪取杭州東北的秀州。預知後事如何?請繼續關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