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連戰連捷(1 / 2)

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臘決定奪取青溪縣城,由於起義軍武器不足;又加上青溪縣城城池堅固。方臘手下將領方七佛提出請君入甕的計策,方臘覺得方七佛的計策可行當即同意。方七佛等將領率領一千多精銳起義軍到達青溪縣息坑,農民軍在青溪縣息坑駐紮下來。兩浙路兵馬都監蔡遵、顏坦在青溪縣城中商量,蔡遵覺得起義軍兵少宋軍兵多;蔡遵提出出城殲敵顏坦覺得此計穿戴可行。蔡遵、顏坦調集了五千大宋騎兵,蔡遵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出城征討。蔡遵率領的大軍剛剛到達青溪縣息坑處,四麵伏兵四起亂箭齊發;宋軍被亂箭射中倒地者千人。宋軍大亂,蔡遵、顏坦準備率軍突圍。蔡遵騎馬向青溪縣城飛奔,鄭魔王飛奔追上去。鄭魔王飛起將刀投擲出,蔡遵被高速飛行的鋼刀擊中;蔡遵被鋼刀貫穿穿透身體慘死。顏坦見蔡遵慘死,顏坦揮刀砍殺;顏坦連砍幾十名起義軍。方七佛見顏坦勇猛,於是方七佛揮刀向顏坦飛奔過去。方七佛躍起同馬上顏坦平行,方七佛揮刀就砍被顏坦用刀抵擋住。方七佛連續躍起幾次連砍,可是顏坦身經百戰熟練的用刀抵擋住。方七佛見躍起砍殺無用,方七佛突然低身橫掃顏坦坐騎馬腿。顏坦坐騎馬腿被方七佛鋼刀砍斷,戰馬腿斷馬向前傾哀鳴倒地;顏坦當即被甩出翻滾倒地頭暈目眩。方七佛見時機成熟,方七佛飛奔過去;一刀將顏坦首級砍下。蔡遵、顏坦戰死,宋軍徹底奔潰;起義軍乘機宋軍。殲滅宋軍五千,斬宋兩浙路兵馬都監蔡遵、顏坦後起義軍繳獲不少裝備、馬匹。二十九日,方七佛率軍穿戴宋軍武裝來到青溪縣城,青溪縣城守軍以為援軍到來打開城門,起義軍乘機衝入青溪縣城,起義軍一舉攻下了青溪縣,知縣陳光逃跑。農民軍乘勝前進,十二月二日,方臘率軍兩萬來到睦州城外。睦州張薇言聽說起義軍勇猛無敵殺富濟貧,張薇言覺得自己難逃一死於是棄城逃跑。睦州城隻剩睦州守將趙德,趙德憑借睦州城池堅固率領一萬多宋軍死戰不出。其實趙德也想逃跑,但是他家眷太多還沒都登上馬車;睦州城就被起義軍包圍。趙德隻好率軍死守,趙德希望大宋朝廷能派援軍救援睦州城。起義軍包圍了睦州城,起義軍用繳獲的四台台床弩率先發射;床弩發射的大型箭深深的插入睦州城牆之中。然後起義軍開始用床弩、扭力投石機、人力拋石機先將五千宋軍頭顱投入睦州城中,睦州城上守軍見到五千宋軍頭顱開始驚慌失措、軍心浮動。方臘聽從方七佛建議派使者送信,使者袁大頭騎馬來到睦州城下;袁大頭大聲要求麵見趙德進行談判。睦州城上士兵立即騎馬稟報趙德,趙德大喜立即要求將使者帶到睦州趙德府邸。睦州守軍打開城門出城列隊迎接袁大頭,袁大頭騎馬緩緩進入睦州城。袁大頭來到趙德府邸,見到趙德府邸金碧輝煌、亭台樓閣精致美觀、花園占地幾十畝百花齊放、小橋流水樣樣齊全。袁大頭來到趙德的會客大廳,袁大頭見到大廳座椅全是上好的金絲楠木,客廳擺放了許多翡翠、和田玉等器物。趙德坐在大廳正麵的主座上,趙德見到來使站起笑嘻嘻邀請袁大頭坐。趙德笑著詢問:“方聖公有什麼指示,下官洗耳恭聽!”袁大頭拿起侍女剛端上來的茶喝了兩口,袁大頭放下杯子說:“大聖公要求趙將軍開城投降,如果開城投降可免全家一死;如果負隅頑抗大軍進城殺光所有人!”趙德聽了大怒,拍桌而起說:“趙某身受皇恩,吃著朝廷俸祿;豈能投降!來人將叛賊拉到城上斬首!”兩名宋軍將士立即衝上來按住袁大頭,不由分說兩名宋軍將士將袁大頭拉到城上;手起刀落將袁大頭處斬。袁大頭的頭顱落到城下,方臘見到袁大頭被斬大怒下令攻城。[注解:彈力投石機(Ballista),其中文名稱又有床弩、弩炮、射箭機,在古希臘羅馬時即在使用,依靠弓弦的彈力來拋射,除了發射大型箭也可以發射石彈,是機械弓弩的變種。這種機械在中國地區稱作床弩或床子弩。扭力投石機(名稱有Catapult、Catapulta、Mangonel、Onager),從弓發展而來,其中文名稱又有石弩(義即發射石彈之弩)、投石車、彈射器或弩炮。在古希臘、古羅馬時即在使用,依靠扭絞繩索產生力量彈射。彈射杆平時是直立的,杆的頂端是裝彈丸的“勺子”或皮彈袋,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裏。彈射時,先用絞盤將彈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在“勺子”或皮彈袋裏放進彈丸。鬆開絞盤繩索時,彈射杆恢複到垂直位置將彈丸射出。而“Onager”這種投石機發射時很像驢子再踢腿,所以才稱為“Onager(野驢)”。人力拋石機,亦稱牽引拋石機(名稱有TractionTrebuchet),最早出現於公元前5世紀戰國時期,北周和隋唐時期西傳,先為早期的阿拉伯人使用,其後傳入歐洲。人力拋石機通常稱為炮,是純利用人力的人力拋石機,是用人力在遠離投石器的地方一齊牽拉連在橫杆上的梢(炮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繩索栓住容納石彈的皮套,另一端係以許多條繩索讓人力拉拽而將石彈拋出,炮梢分單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個炮梢裝在一個炮架過,需250人施放。炮在古代中國出現的,多人一同拉下杠杆的一邊拋射另一邊的石彈。炮也是中文中對所有種類投石機的泛稱。附有輪子的通常稱行炮車。]起義軍開始用床弩、扭力投石機、人力拋石機十幾台攻城武器向睦州城發起攻擊,石彈飛起落在睦州城上;不少守城士兵無處躲藏被砸得死傷一片。攻城武器從下午一直攻擊到夜間,守城的宋軍士兵人困馬乏東倒西歪;方七佛帶著精兵利用大型箭跳躍攀爬上城。城上的巡邏士兵發現想要阻止,五名巡邏士兵被方七佛連續五刀砍倒。方七佛砍倒巡邏士兵後,其餘大聖國士兵也攀爬上城。方七佛帶著一百多名一路殺到城下大門前,方七佛率軍解決掉了守門的幾十名士兵。此時守城幾百名士兵也將方七佛等人圍住,方七佛帶著九十人同宋軍對抗;方七佛讓其餘的士兵去打開城門。十名士兵將睦州城巨型鐵質大門打開,早已等候多時方臘起義軍見睦州大門打開。方臘立即率領一萬多人殺入睦州城,守城宋軍見起義軍衝殺過來四處逃竄。方臘大軍進城大勢屠殺守城宋軍,方七佛帶軍圍住趙德府邸。趙德想帶著幾百殘兵突圍,結果隻打了幾回合趙德就被方七佛斬殺;趙德手下宋軍也被斬殺殆盡。起義軍以兩萬人攻下睦州,開始擁有了兵工廠、糧倉等設施。方臘率2萬眾入睦州後,斬殺貪官,開倉濟貧,並作出由方臘和鄭魔王分別帶兵占領分水(今浙江省桐廬西北分水鎮)、桐廬、壽昌(今浙江省建德西南大同鎮西)、遂安(今屬浙江)等縣的決定。十二月三日上午,裝備精良的起義軍開始向壽昌縣城挺近,壽昌縣城守將康健拒城而守。壽昌縣令吳得祿棄城而逃,壽昌守軍軍心渙散。十二月三日下午壽昌城被五萬起義軍包圍,起義軍開始用床弩、扭力投石機、人力拋石機幾百台攻城武器向壽昌縣城發起攻擊,石彈如雨點般落在壽昌縣城上。小小的壽昌縣城被大型石彈砸得城牆坍塌,五萬萬起義軍蜂湧進城。壽昌縣城的五千守軍很快就被斬殺殆盡,守將康健也被鄭魔王斬殺。起義軍攻陷壽昌城後,另一路起義軍進軍來到分水縣城。分水縣城縣令陶原,一早就搬家離開縣城。分水縣城守將高平覺得分水縣城難以抵擋強大的起義軍,於是高平打開城門等待起義軍。十二月三日下午起義軍到達分水縣城外,方臘見分水縣城大門洞開;方臘猶豫一下然後下令進城。起義軍浩浩蕩蕩有說有笑進入縣城,起義軍剛剛入城城上的守軍就開始射箭。城上守軍亂箭齊發,方臘身上多處中箭落馬,若不是方臘有重型鎧甲保護,恐怕已經一命嗚呼!起義軍中了埋伏開始大亂向城外逃命,方臘落馬方七佛等將領拚命揮刀抵禦亂箭;力保方臘的性命。起義軍大部分退出城外,隻留方臘、方七佛等將領與三千多起義軍被困城中;高平率軍衝殺到城下並關閉分水縣城大門。汪公老佛等將退出城外,卻找不到方臘等人;汪公老佛知道方臘等人被困城中。汪公老佛立即下令攻城,起義軍開始用床弩、扭力投石機、人力拋石機幾百台攻城武器向分水縣城發起攻擊,石彈如雨點般落在分水縣城上;同時起義軍推著雲梯衝到城下。雲梯前端有鐵鉤勾住城墩,起義軍踩著雲梯上城同守軍拚殺。方七佛等將領率軍同宋軍血戰,高平也死戰不退同起義軍力拚。雙方軍隊在分水縣城中展開生死對決,可是起義軍受傷較多實際擁有戰鬥力的隻有幾百人。漸漸的起義軍就死傷九成以上,高平帶著三千人圍著方臘等一百多人攻殺。方七佛等將領帶著人力拚,終於快抵擋不住了!此時分水縣城的大門被撞開,起義軍衝入城中;高平等守軍寡不敵眾全軍覆滅。分水縣城雖然被起義軍攻陷了,但是起義軍付出死傷六千人代價。方臘差點犧牲,方七佛等將領差點力竭而死。起義軍將守將高平的屍體碎屍萬段,起義軍占領分水縣城後繼續向桐廬進軍。桐廬縣城的縣令周子棄城逃跑,桐廬縣城的守將嚴萬年居然也棄城逃跑。桐廬縣城的縣令、守將全都棄城逃跑,桐廬縣城宋朝守軍慌亂不知所措!預知後事如何請繼續關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