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緊張的局勢(1 / 2)

在以華美為首的多國調解下,大明南北雙方達成了短暫的停戰協議,根據協議朱慈烺將同意由華美等國和澳洲地區派出的醫療救護隊和和物資進入丹陽城,但進入丹陽城的所有物資必須經過北明軍方的檢查,以免槍支彈藥流入進去。

雖然南北雙方簽訂了短暫的停戰協議,但是雙方的士兵都不敢掉以輕心放鬆一刻,仍然是緊繃著神經,日以繼日的保持對峙狀態,根據朱慈烺提出的條件,朱慈照必須無條件投降,他可以不追究其叛亂之罪,並且可以加封他為大明攝政王。

此款條件一提出華美代表孫尉廷肯定是不能代替朱慈照答應下來,因為孫尉廷心裏清楚,在華夏這片土地上自古皇位之爭的殘酷性,一旦展開了爭奪就沒有退路,隻能是一方徹底失去了可爭的資本或者死去。

朱慈烺和一幹北方大臣明麵是說不追究其責任,可這話沒有人信,一旦朱慈照選擇投降接受了冊封,那麼他也將坐實了亂臣之罪,也就等於向天下人說他朱慈照是為了奪得皇位而不顧百姓的死活而起兵造反。

皇上,這朱慈烺未免太異想天開,依老臣之見,他這是根本沒有打算談判,馬士英道。

朕,怎會不知他的用意,他也猜到朕絕不會同意,所以這戰還是要打,隻不過是為了應付華美等國的壓力,才不得已同意停戰談判。

皇上,依老臣看,這戰打下去咱們必敗,到目前為止咱們雖然獲得了糧食補給,但數量有限,最關鍵的是咱們沒有獲得武器彈藥的補給,所以依臣看,咱們該把問題的關鍵放在如何突圍出丹陽,然後到達上海特區在從長計議。

首輔大人所言極是,孫傳庭點點頭道,當前的形式咱們與北方軍根本無力一戰,能夠全身而退保存些許實力最為關鍵,但麵對重重包圍,要想打開一個缺口卻也極是不易的。

朱慈照望著二人並沒有答話,而是做出一副思考的樣子,文武兩位重臣都表示退出丹陽才是上策,兩人的意思也許正是朝中文武的意思,原本朱慈照還心存借著短暫的停戰協議整軍再戰,可是這會兒自己左膀右臂都表示了不可再戰,能全身而退圖而後知才是上策。

如果要全身而退,兩位愛卿可有好的計策,朱慈照雙眼直視二人問道?既然你們都說這戰不能打,那總得拿出一個怎麼退的計策出來吧。

馬士英想都沒想,就開口說道:要想全身而退恐怕難度還是很大,如果要帶上所有軍隊就算突圍出了丹陽恐怕也很難到達上海特區,北方的舊軍仍然可以迅速的圍堵過來,最好的方法是咱們能退到華美的租界區,然後通過水路把士兵運到上海。

退到租界,朱慈照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這主意不錯,如果北方軍強行攻打勢必會引起華美等國的不滿,那咱們製定的禍水東引也就成功達到了,隻要華美參戰就算最後咱們沒退到上海隻要堅持幾天,相信華美的大軍就能趕到。

看著滿臉自信的朱慈照,馬士英還是不是時候的提醒了一句,前提條件是,華美能否答應咱們進入租界區,並且提供幫助,將我們的士兵運往上海。

是啊,恐怕要想要華美人答應,不割點肉是不行的,孫傳庭歎道。

北平城東交民巷一座六層高的華美式建築內,一群人正坐在一張長方形的會議桌前,坐在上方的正是此次華美談判代表團團長孫尉廷,各位,經過我們的努力,現階段北明軍同意了暫時停止開戰雙方談判。

不過嘛,似乎條件有些苛刻,也可以用很苛刻來說,南明估計是不會同意的,現在給我們的時間隻有一周,北明皇帝朱慈烺說,一周後如果南明方麵還沒有給出答複,那麼他的軍隊將會繼續圍攻丹陽,也不排除強攻的可能。

團長先生,我不認為北明有這個膽量敢在現階段發動進攻,一名從本土來的代表說道,孫尉廷笑著看了眼他,王副團長有什麼意見盡管可以說出來,我們大家都聽聽。

王副團,站起身清了清嗓子,經過我們的施壓,西班牙已經停止了對北明軍火的供應,北明新軍要想獲得軍火幾乎已經不可能,在加上我們國內財團組織的進萬雇傭兵駐紮在天津,隨時隨地就能直攻北平城,北明政府決不會冒這麼大險在這時開戰,而且我們這次參加調解的可不止我們華美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