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人鬼夫妻(1 / 3)

我不知道人死了以後是不是真的有鬼魂,可能不隻是我不知道吧,因為我們都沒有死去,而死去的人,也不會在這裏和我們探討這個問題了。

但是,下麵這個纏綿悱惻故事,卻出現了鬼魂。至於這個故事的來源已無從考證,其真實性當然也無法確定。也許,這不能稱之為故事,把它稱作傳說或者更恰當些吧……

我們村叫西牛村,同時,周邊有兩個鄰村,分別叫東牛村和王牛村。相傳在很早以前,這三個村子還不存在,在這裏,隻有一個小小的無名村落,零零散散幾戶人家。村民勤勞樸實,淳厚善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雖然並不富裕,但是過的也算平安幸福。

村裏有一對牛姓夫婦,生過三個兒子,但是大兒子二兒子生下來就都夭折了,隻有羸弱的小兒子活了下來。人們叫他牛三郎。三郎從小就膽子很小,晚上總是不敢出門,但是他非常懂事和孝順,很小就學著幫父母做家務,大一些後就開始做農活減輕父母的負擔。而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考個功名,把平時省吃儉用的錢拿出讓三郎念私塾。後來,三郎長大了,父母又給他娶了一個遠村人家的女兒做老婆,然後就相繼去世了,三郎夫妻悲痛欲絕,處理好老人的後事,妻子主動承擔起家庭所有的重擔,讓三郎專心讀書以考取功名。

每天,妻子都是很早起床,把家務收拾好,給三郎做好飯食就去下地幹活,晚上就紡紗織布到深夜,隔幾天去很遠的小鎮去賣。三郎每次看著自己妻子那瘦弱的身影疲憊的歸來,非常內疚和心疼,而妻子就微笑著安慰他:“我不累,隻要相公刻苦念書,考取狀元,讓為妻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三年一次的京城大考要來了,正趕上這年大旱,終日的辛苦勞累,換來的是顆粒無收。人們無以為食,三郎妻就到野地裏挖野菜根,回到家和著所剩不多的一點糧食做粥給三郎吃,三郎讓她坐下來一起吃,她總笑著說“我做的時候已經吃過了。”而終於有一次,三郎闖進廚房時竟然發現,妻子端著他吃空的碗,正在津津有味的舔著,旁邊放著一碗有幾根野菜根的清湯……

三郎哭了,抱住妻子失聲痛哭,妻子安慰他:“相公不要哭,我身體比你好還撐得住,聽說官府要播下糧食來救災了,咱們馬上就有糧食吃了……都怪為妻,讓你挨餓……”

“不!是三郎無能考取功名,連累你跟著受苦了!”三郎難過的哭道。

妻子幫三郎擦拭著眼淚勸慰道:“今年大考將近,我要努力給夫君準備些盤纏幹糧,夫君不要心憂,盡力去考,我會在家裏等君歸來……”

“嗯!我一定要考取三甲,到時候讓妻享盡富貴,不再受苦!”(關於三甲的解釋眾說紛紜,其大概意思也就是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考中後會得到官爵俸祿,在這裏不必深究,畢竟我們是講故事)

……

這日,三郎背好行囊,向妻子戀戀不舍的告別,當已走出好遠,回首望去,妻子依然倚在家門,不停揮手……

當時沒有汽車公交,交通用的是馬車驛站,進京趕考的書生一般都是坐著馬車去的,也有極少數人是步行,一個來回,往往就是幾個月。

三郎舍不得用妻子辛苦攢下的銀錢,就舉步進京,一路旅途辛苦勞頓,日出日落,餐風露宿,終於來到繁華的京城,到了報名處,舉目望去,書生如雲,有衣著華麗者,也有寒酸貧苦者,但都是抱著同一個目的,希望榜上有名,也不枉十年寒窗的苦讀艱辛。

這些人裏,不知道是哪位能一舉奪魁呢?望著擁擠的人潮,望著一張張器宇軒昂和自信的麵孔,三郎突然感到有些不自信起來,自己能在這麼多人裏脫穎而出嗎?而想到遠在家鄉的妻子,那期盼的眼神,那溫柔的微笑,那為了讓自己更好的讀書而勞累的疲憊不堪的身影……內心有一個聲音堅定的告訴自己:

我一定行!

我一定考取好的功名,讓妻子不再受苦,讓妻子也享受人間的富貴榮華!

隻有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能對得起那日夜為自己而操勞而付出的賢惠妻子!

老天啊,眷顧一下三郎吧!

三郎不再自卑,挺起胸膛,走向報名台……

會考三場,每場三天,經過九天的單間考試,三郎長出一口氣,走了出來,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客店住下,這九天以來一直是在考場度過,打算休息一晚,第二天啟程回家等待出榜公布消息,而憑著當時官場的腐敗黑暗,名落孫山的可能性很大……三郎忍不住苦笑。由於來時一路的節省,盤纏還有一些,本來打算乘坐馬車回家,可想到妻子那麼日日辛苦積攢這點銀錢之不易,決定依舊步行回家,剩下來的錢可以維持生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