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宮驚變(1 / 2)

武周聖曆二年,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衣食豐足、邊境又無戰事,天下太平,市井之人皆安居樂業,當真稱得起太平盛世。

然平靜之下暗濤洶湧,女皇帝武則天去國號唐改稱周雖已近十年。但朝中忠誠耿直之士,仍為恢複李唐殫精竭慮。亦有不少朝臣為維護武周針鋒相對,是故,朝中各派官僚朋黨之間爭權奪利,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爭鬥愈烈。一時間,古都長安波詭雲譎。

深夜,巍峨高大的皇宮——大明宮內,除了列隊巡邏的侍衛,大部分人都已安歇,隻有回廊上掛著的一排排氣死風燈發出昏黃的光芒,晚風吹過,光影搖曳不定。

含元殿依舊燈火通明,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正坐在龍榻上批閱奏章,此人正是武周皇帝武則天,旁邊垂手而立的美貌女官則是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

大殿屋頂上,悄然潛伏著兩個黑衣人。夜風吹拂,大殿裏燭火搖晃,就在燈火明暗不定時,黑衣人無聲無息卷過屋簷,蜷身於大殿橫梁上。武則天與上官婉兒毫無察覺。外麵傳來打更的聲響,武則天伸個懶腰,道:“婉兒,已經子夜了,你下去休息吧。”上官婉兒欠身道:“陛下,您日理萬機,澤陂眾生,婉兒理應隨侍左右,倒是陛下應保重龍體呢。”武則天歎口氣道:“朕如何能休息?唉,三年前,王孝傑任清邊道行軍總管,率軍討伐契丹可汗孫萬榮,在東硤石穀孤軍深入,全軍覆滅,可憐王孝傑不願被俘墜崖而死。讓那孫萬榮以為天威可犯,生了不臣之心。如今又在集結兵馬,邊關塘報已經多次告急”。

就在她們說話的時候,殿梁之上,前麵的黑衣人慢慢的把手伸向背後長劍,後麵那黑衣人輕輕一拉他的衣角,前麵的人登時明白,當即點點頭,隨即鬆開手,探入懷裏,從懷裏摸出五支鋼鏢。趁著風吹燭火,光線黑暗時,一抖手,五點寒星激射而去,三支鋼鏢射向武則天,另外兩支卻是射向她身邊的上官婉兒,飛射鋼鏢的力道拿捏得極好,鋼鏢逋一出手時,去勢甚緩,絕不聞破風之聲,待得射出一半距離,驟然加速。電光火石激射而來。上官婉兒秀目中精光一閃。在這刻不容緩之際,一挽羅裙,右腳彈出將武則天麵前的巨大楠木幾案挑起,堪堪豎立在武則天身前。“哆哆哆”連聲響過,三枚鋼鏢釘在幾案上,右腳不停順勢向上擺出,把射向自己胸腹的鋼鏢踢上屋頂,手臂一揮,纖纖素手化掌為刀斬在射向麵門的鋼鏢上,那鋼鏢立即反震而出,射向黑衣人。幾個動作一氣嗬成,毫無遲滯。剛剛擊落鋼鏢,上官婉兒立即轉身撲向龍榻按動機關,紮紮聲響後,巨大的金絲網罩從上落下,將武則天和自己嚴嚴實實的罩住。外麵巡邏的侍衛聽見動靜,立即大呼“有刺客!護駕!”蜂擁圍來。前麵的黑衣人劈手接住射來的鋼鏢,驚疑不定,他萬萬沒有想到,溫婉秀氣的上官婉兒武功竟然精湛如斯。後麵的黑衣人低聲道:“已無機會,趕緊走!”說罷,二人施展輕功,衝破殿頂瓦片,在大明宮宮殿上飛掠而去,等千牛衛中的高手躍上殿頂圍捕的時候,二人早已如天邊流星,杳然無蹤。

長安城裏順風鏢局的總鏢頭馬友金招呼一聲:“起馱!”身邊的趟子手、鏢師齊聲喝道:“順風平安!”眾人騎著馬圍繞著兩架馬車魚貫而出。市井商人見了,無不恭恭敬敬叫聲:“馬大俠”。馬友金也不說話,隻是微一頷首,這是鏢局的規矩,押鏢凶險無比,因此規矩也極大,出鏢百十裏內,總鏢頭不能輕易開口,否則威儀一泄容易引發禍端。當然更是為了防止隨意說話,無意間泄露行蹤被有心人聽了去,遭人算計。馬友金在河西道押鏢三十年,從未失過手,所以在長安名聲極大,其實,馬友金自己心知肚明,自己手上的功夫固然不俗,但是萬裏迢迢的押鏢,靠的卻不是功夫,而是人頭熟。俗話說強中更有強中手,你武功再高,難道還能一路衝殺過去?所以,每年馬友金都要在年頭歲尾給河西道上的黑白兩道英雄豪傑送上一份重禮,江湖人重義氣,見馬友金如此懂做,自然也不會再找麻煩,就算有個別不入流的小毛賊,撞上門來,馬友金鏢局好手眾多,自然也就輕易打發了。市井之人哪裏知道這些門道?還道是馬友金神功蓋世,打遍河西無敵手,對於這樣的讚譽,馬友金唯有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