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劉總鏢頭是精於圍棋,還是善下象棋?”金童有些興奮。
“圍棋隻會下幾個子,象棋略強,不過,象棋在我這鏢局還沒有人能贏得了我。金捕頭,請。”劉鵬達出手相邀。
“二虎,去麗俏那兒把我的檀木象棋拿過來,送到客廳,我和金捕頭要在那裏大戰幾個回合,如果那丫頭有興趣,叫她一並下來。”劉鵬達吩咐龍二虎跑腿,本不願意,但一聽是去劉麗俏那兒,轉而又屁顛屁顛地去了。
到了客廳,劉鵬達叫雜役準備了桌椅,倒了茶水,與金童相對而坐。
“金捕頭,武功超絕,棋藝定是不差,你我既同好此道,劉某可要考校一番,你可知象棋源於何時?”劉鵬達說完,端起茶杯慢慢品味。
“據說,起源於戰國之時。有《潛確居類書》載:雍門周謂孟嚐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金童款款而談。
“金捕頭,所言極是,這象棋起源於戰國,定型於北宋末期: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南宋時期,象棋“家喻戶曉”,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大家,洪遵、文天祥等官家名臣,都嗜好此道。曆朝宮廷所設的“棋待詔”,象棋國手占了一半以上。”劉鵬達接過話頭,聊起了象棋成型的時間和喜好下棋的名人,由此可見,他對於象棋的了解並不亞於金童。
這時,龍二虎抱著一個檀木盒子進來,放在客廳的桌子上:“總鏢頭,棋取來了,還有,師妹也過來了。”
一身紅衣的劉麗俏走到劉鵬達的身邊,讓雜役拿過一條凳子坐下,準備觀戰,眼睛瞟向金童,與金童目光一撞,臉兒一紅。
棋已擺好,劉鵬達對金童說:“你是客人,你先下。”
“好的。那我就放肆了。當頭炮。”金童走紅棋,率先走出一招“當頭炮”。
“那我就馬來照。”雙方開局均用了常規的套路。
“巡河車。”
“馬後炮。”
金童抬頭看見客廳裏觀棋的人不少,但均沒有多嘴吭聲,觀棋不語真君子。
鏢局的人就是君子,一般市井之中,老街角落,下棋的人們也不少,能不開口的實在不容易,大多是為一步棋爭得臉紅脖子粗,滿嘴唾沫橫飛,比親自下棋的人還要在意輸贏。
金童眼角向劉女俠瞄去,看到了一個粉嫩的玉頸和一個高挺的胸脯,噢,不全是君子,還有一個女子。
金童收回目光,重新回到棋盤。
不過心思還是有點飄忽,隻聽說過到青樓泡女人,沒有聽說鏢局泡女人的,紫煙,鄭重聲明,到長槍鏢局來,不是來泡劉女俠的,種種一切隻是為了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