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往事回憶(1 / 3)

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入秋的新疆,太陽絲毫沒有減弱它散發的熱量,似乎用此來證明它強勁的生命力。

新疆建設兵團149團的農懇棉花地上,正有一群身著統一服裝的年輕人在與太陽比賽著耐力。雖然他們無不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但那一雙雙布滿血痕的黑手卻絲毫沒有停下。一團團白花花的棉花被放入腰兜。直到放不下了,再跑到埂邊,把腰兜裏滿滿當當的棉花,都裝進那裏備著的棉布大口袋,又繼續下田幹活……

那一摞摞堆積起來的布袋,雖然不像山那麼高,但是卻代表了他們一天的勞動成果。夕陽西下,太陽累了,它需要休息;年輕人們也收隊歸營,他們之間不停的低語,似乎證明他們的青春活力所散發的熱量遠遠比太陽更強。

“哎!林雲,等會兒我……”一位仁兄超大的嗓門和那一群人之間的低論聲相較之下,顯得很是突出,把周圍很多同伴都嚇了一跳。但前麵有一個瘦小的人沒有,不知道是離大嗓門比較遠或者是已經沒有了足夠的力氣來反應他所受到的驚嚇。

“唉!別走啊!等等我呀!”那“大嗓門”看林雲沒有理會自己,頓時急了,不顧眾人的抗議,擠開周圍的同伴向林雲追去。

“我說,哥們兒!怎麼了,都不理咱家啦?”學著電視裏麵太監的的嗓音,還配合拈花手勢做出的忸怩並沒有把林雲的注意力所吸引,到是把周圍的同伴逗得一通暴笑。

“小鬥,省省吧!你還有精神耍寶,我累得路都快走不動了……”被呼叫的林雲終於開口了,看他那虛弱的底氣也正好給人詮釋了一句至理名言:“米粒之光,確實無法與日月爭輝啊!”

那被叫做“小鬥”的“大嗓門”隨即中斷了說話,並且在林雲說完話後又趕緊將他扶著,一直到走回營地,也沒有再說一句。阻止一個嗓門大,喜歡吹牛打屁,性格開朗的人停止說話可了不起了。同行的一群人也都沒有驚詫,因為這個現象他們已經見慣了,但終是沒有人猜出他們成為朋友的正確的消息,無論是林雲還是小鬥,都對別人問他們關係為何如此密切的問題持“敷衍”態度。

為此還引起很多同學懷疑他們兩個是不是“同誌”,雖然這個結論經小鬥的女朋友出麵後被正式否認,但仍然有人對林雲是“玻璃”的看法結論深信不疑,也導致了他的人緣關係差到極點。

任誰也無法想象班裏的兩個極端人物會成為朋友。林雲矮、瘦,在班裏麵成績差,他從不與除小鬥外的同學溝通,“同誌”風波又致使他被同學們疏遠,他不說話也沒有人注意他。小鬥高大、強壯,成績好,還是學生會的幹事、班裏的團支書,雖然出了一個“同誌”風波,但事實證明那場謠言間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能說會道,善於與班上的同學交流,在班裏麵很受歡迎。真是奇怪的好友組合啊!

故事要從這裏說起……

林雲和小鬥一群人是新疆兵團大學的2年級學生。

早在一年半以前,當其他人還在打點行李,準備到大學報道時,林雲就已經離早早到了石河子。因第一次出遠門,他第一時間就去學校報道。林雲將行李放入分到的宿舍中後,就跑出去打工,原因是他沒有錢交學費,甚至連生活費都不多了。一個窮字,它所掩蓋的就是林雲所有的辛酸與苦澀。

小鬥全名叫劉鬥,家在新疆喀什,由於呆在家裏無所事事,他也早到了大學5天。但到學校後卻見到宿舍裏麵已經有了行李,是誰比自己還要先到?滿腦子急著見舍友的劉鬥,住宿舍好幾天了也沒有看見行李的主人,在4天的思想鬥爭下,終於,道德理念不敵好奇心,他翻看了林雲的大小包袱。無意中看到一封信,準確的說是一封家書。

正當小鬥在承受內心的自責看完了那封信後,打工9天的林雲回來了,正巧碰上劉鬥在他的大包小包翻來翻去。林雲那時的震怒至今仍深深地刻在了小劉鬥的腦海。由於是自己不對在先,加上在知道信的內容後的贖罪心態,劉鬥被林雲狠揍了一頓,並沒有還手,如果還手,林雲估計經不住他拳頭一下子。

當林雲把劉鬥揍累了,而劉鬥也被揍累了以後,林雲對劉鬥不還手的行為很有好感,看得出劉鬥是一個坦蕩的人。一時衝動就開誠布公的倒出了那信的前因後果。林雲對自己的心事本來是很保密的,這次發泄並不主要是因為劉鬥看了他的秘密而大腦發熱。他在9天的打工過程中受盡了老板的冷眼,還被克扣了並不多的工錢,在思及自己的坎坷遭遇後,負麵情緒一並爆發了。

當林雲道出前因後果,劉鬥對林雲揍了他的事毫不在意,還仗義地說要為他出麵追回被克扣的工錢,結果工錢還是沒有要回來,而劉鬥和林雲卻交情日深。隻有在沒有外人的時候,劉鬥才為林雲的坎坷遭遇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