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知蟄龍幾時動(1 / 2)

月河洲的武道宗門所求的,大多都是個長生不死,所學的自然也不是尋常武夫的功法,而是另辟蹊徑,從兵家的練氣法裏截取真意,練成一口遊野真氣,純粹至極,臻至化境確實可以破碎虛空,成為那儒家聖賢,道家長生真人,兵家老祖一般的存在。

能如王易這般機緣的,除了百年前憑著武道大宗師境的兵家老祖灌頂而來的練氣真意,禦劍成虛的北桓劍聖李紫薇,還還真沒有幾個。

張姓老者的這門承意拳,本來就是脫胎於兵家老祖王禪的練氣真法《晦明承意章》,就算是當今的學宮祭酒也曾說過“天下武運有一石,王禪老祖獨占八鬥。”

若不是出自那人的囑托,張姓老者是絕不會把承意拳如此輕易扔給王易這般的武道廢材。

天下武夫,除了行氣奇經八脈,開三百六十道竅穴氣府,最為重要的,還是位於氣海與十二正經之間的金關鵲橋,武道長遠,看的就是金關鵲橋的長短,斷了的,莫說走,隻怕輕輕觸動,就會立即道消魂散。

這也是張姓老者躲著王易的原因,就算是已經從一國之君接著那人之威越上青蓮劍宗客卿老祖的天後武氏,也不能脅迫著他做這等跌份丟臉的事。

看著在庭院裏瞎比劃的王易,張姓老者冷哼道:“你再如此練拳,小心老夫打斷你的命根子,過來,老夫再教你一門練氣法,若是半個月取不了入門境界,魂消身死隻怕是便宜事。”

王易自小吃百家飯,察言觀色的手段自然不會低到連老者言語間的怒意,趕忙停下別扭的步伐,跑到張姓老者身邊恭敬道:“是,是,謹遵師尊的教誨。”

張姓老者聞言臉黑了下來,若不是顧忌著那人的麵子,似王易這般油滑的小廝,便是打死了又能怎樣?

兵家所修持的便是個隨心意,山上四大難纏鬼裏,道家的禦氣劍仙,儒家的戒律夫子,墨家的執刀人,還有兵家的武道劍仙,這四者之中,最為難纏的,便是兵家的武道劍仙,一口純粹遊野真氣,馭使一口飛劍,這天下山上四大難纏鬼裏劍仙的名號,多半都是武道劍仙用血和白骨堆起來的。

王易不敢亂動,心裏想著說書先生經常念叨的“意守丹田,神遊天外”,一時間本浮躁的心境陡然靜了下來。

本百般嫌棄王易的張姓老者見此眼前一亮,這油滑小子也並非一無是處,這份靜性,若是放在太上道宗,端的良材美玉,隻可惜資質再好,偏偏與大道之行無緣,斂了心神,張姓老者掐了個劍指,抵在王易眉心祖竅,沉聲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氣;得其清,守其寧,納其靈,持其盈。損有餘而補不足,生生不息……”

一股清靈氣機自眉心祖竅,走十二正經,過膻中,氣海,丹田,最後過奇經八脈,生生不息走了周身三百六十處氣府,最後龍盤虎踞般納入氣海這座臨時氣府之內。

王易隻覺體魄一清二白,但是這份清靈沒有持續多久,丹田及眉心祖竅升騰起已經兩年多未曾有過的熟悉感覺。

赤色氣機陡然自王易七竅中噴湧而出,猶如斧劈槍刺般的痛楚在眼中騰起,氣海內的清靈氣機仿佛遭遇天敵般瑟瑟發抖,蜷縮在氣海中不敢巡弋。

張姓老者見此眸中疑竇叢生,清靈氣機陡然浩蕩,浪潮般湧入王易體內,本強橫無匹的赤色氣機忽得一吸,浩蕩如海潮般的清靈氣機似長鯨吸水般被赤色氣機牽引,浩浩湯湯地臨了王易丹田!

源出道家頂尖練氣法《列子湯問篇》的清靈氣機在赤色氣機麵前猶如三歲稚童般不堪。

張姓老者忽得想起了些秘辛,上古有道誰傳之?道祖臨世講道,至聖先師開創學宮文脈,皆是在春秋之後,而上古有道長生的練氣士所修持的皆來自上古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