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特工們可以看穿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其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有一種做法深為人不齒,那就是他們恐怖的藥物試驗。如果說前幾種識人術主要依靠的是特工們主觀上豐富的經驗和個人天賦的話,那麼最後一個“藥物試驗”,就完全是通過在物理上削弱對方,然後達到自己目的的一種途徑了。可以說,前一種算是增強自身能力,而後一種則是削弱敵方。
據史料記載說,1951年8月16日,法國東南部的一座小村莊裏發生了一件怪事——上百名居民都在一夜之間染上了怪病,症狀驚人般的相似,都是頭痛、嘔吐,直至精神錯亂。很多人都被帶進了精神病院進行隔離檢查。經過警方的查證,他們把罪名指向了村口的麵包師,認定在他烤出來的麵包中,含有一種容易使人產生幻覺的麥角菌,村民們在食用了被汙染的麵包之後,就被感染上了相應的病症,導致了情緒失控。
然而事後證明,這個倒黴的麵包師並不是整個事件的罪魁禍首,真正的凶手來自美國——CIA想要研發出可以控製人腦的藥物,於是就悄然發起了針對無辜村民的邪惡實驗!
這樣卑鄙的手法確實令人發指,但是CIA內部卻對此樂此不疲。其實,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就有過這樣的經曆,那個時候CIA還叫做戰略情報局,歸威廉·約瑟夫·多諾萬主管。1943 年,整個試驗的負責人選中了紐約一家叫做“貝利蒙特——普拉紮”的旅館。這個時候,他們試驗用的主體竟然是自己的同胞!實驗者們為這裏提供了很多香煙和糖果,來來往往的軍人成了他們主要攻擊的目標。因為這些人體格強壯,在生理上的免疫能力要優秀很多,如果眼下這批藥物能夠征服這些硬漢,那麼其他孱弱之輩就更不在話下了。就這樣,一部分美國官兵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戰略情報局專家手中的“小白鼠”。這些加入了毒素的香煙和糖果,在媒體曝光之後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民眾紛紛譴責這種喪失人性、沒有道德底線的汙濁實驗,強大的輿論風暴摧毀了罪惡的貝利蒙特——普拉紮旅館,專家們也灰溜溜地夾起尾巴,將自己的活動轉入了更為隱秘的地方。
最終,戰爭的降臨拯救了這些不擇手段的政客,他們草菅人命的做法在軸心國的炮擊中得到了庇佑,人們的視線被引向了世界大戰。於是,這一次巨大的風波就在狼煙之中消散了,就像是有人朝波濤洶湧的海浪之中投入了一塊石子,終究沒有激起巨大的波浪。
其實,世界各國秘密研究可以操控人腦的迷幻藥,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德國納粹在此期間做過很多生化試驗,日本人也多次通過細菌研究來試圖開發出破壞力強大的武器。隻不過戰爭年代科學家們沒有那麼好的技術支持,也不是每一個實驗室都可以擁有足夠的小白鼠,所以為了讓自己的藥物在實際效果上達到預期目標,用活人作為實驗載體就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即便是這種實驗本身非常殘忍,但是美國高層卻一直沒有放棄,隻不過遭遇了嚴重的抗議之後,他們將這一實驗轉入了地下,運行得更為隱秘。
1947 年,海軍少將羅斯科·希倫科特正式在杜魯門總統的授權之下就任 CIA 第一任局長。在此期間,他大膽地提出了研究人腦控製的“藍鳥計劃”(Bluebird),他的理由看起來更具說服力一些,那就是為了“更好地審訊犯人”。說到底,這是一個舊瓶裝新酒的老把戲,但是這個優秀的說辭卻為“藍鳥計劃”鋪平了道路。政府同意了這個項目,由CIA安全處處長謝菲爾德·愛德華茲全權負責這一計劃的實施,而該項目的最終目標就是要研究出一種可以讓人說出真話來的藥物。
看到前幾次實驗外泄導致的巨大風波,愛德華茲從一開始就顯得小心翼翼。他找來了大量有名的精神病學家、催眠專家,還從CIA內部抽調出了一批測謊專家、技術人員,正式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小組。在第一個內部會議上,愛德華茲就告訴自己的屬下們說:“我們的任務是艱巨而又特殊的,所有人都必須保持謹慎。在這裏,絕對不容許出現有消息外泄的情況,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與此同時,在朝鮮戰場上發生的一些事情更堅定了美國高層研發人腦控製藥物的決心:一部分在戰場上被俘虜的美國官兵,紛紛通過無線電廣播嚴厲斥責美國加入朝鮮戰爭,並且對共產黨和前蘇聯大唱讚歌。這種反常的行跡在CIA看來非常惱火,他們認定自己的同胞一定是遭到了前蘇聯人的藥物迫害——邪惡的前蘇聯專家使用了卑劣的藥品控製了他們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