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歐陽龍遭到偷襲,明皇朱棣知道後,降罪於歐陽龍,明朝收複安南北部全部地區,明皇朱棣想收複安南全境,明皇朱棣讓歐陽龍繼續留在安南,繼續領兵收複安南剩餘地區,因國內起義軍鬧事,明皇朱棣決定,先回國鎮壓起義軍,讓歐陽龍繼續領兵收複安南南部,歐陽龍領旨。
歐陽龍對明皇朱棣說,“末將一定為大明衝鋒陷陣,死而後已”。
明皇朱棣有撥給歐陽龍二十萬人馬,劉漢繼續留在軍中做監軍,領副統帥,這是明皇朱棣在歐陽龍身邊安了一雙眼睛,明皇朱棣武將出身,對武將不信任。
明皇朱棣帶領剩餘人馬,領著隨從大臣回國去了,明皇朱棣走後,歐陽龍命令部隊休息片刻次日開拔,盡快收複安南南部。
柳世雄領著十幾萬的人馬,一路南逃,逃到了安南國王臨時的駐紮地胡城,柳世雄來到國王宮內,柳世雄對安南國王說,“請大王治罪屬下,屬下沒有保護好河內,安南國王現在就是喪家之犬,安南國王要治罪柳世雄,在安南眾大臣的極力勸說下才沒治罪柳世雄。
安南國王派出的軍探回來稟報,明軍已向我國南部進攻,再有兩三日就能到達胡城,還請大王早作打算,安南國王急忙征求眾大臣意見,眾大臣沒有一個敢戰出來的。
這時安南國王的胡衛大將軍尤壯對安南國王說,“末將有一計策,不知當講不當講“。
安南國王對大將軍尤壯說快快說來,大王安南南部山脈比較多,易守難攻,我們可以再義安、嘉萊、林同設三道防線阻止明軍南侵,末將有一想法,末將想讓末將的手下黎楚打頭戰,柳世雄柳將軍打第二戰,末將防守最後一站,我想明軍不會輕易地闖過這三關,安南國王覺得尤壯計策想得比較周全,就采納了尤壯的計策,安南國王命令黎楚領兵二十萬,在義安設防,阻擊明軍南侵,柳世雄帶領本部人馬在嘉萊設防,尤壯帶領二十萬人馬在林同設防,安南國王吩咐完後,幾名將領下去去準備人馬去了。
安南國王的女兒胡雪兒自小學武,長得又國色天香,絕對是每人一個,胡雪兒站在安南國王身後有一段時間了,胡雪兒剛才聽了尤壯說的計策,胡雪兒覺得自己身為安南公主,保衛安南覺得自己應該出一份力,他就晴明想去前線殺敵護國,安南國王就胡雪兒一個女兒,安南國王怎麼能答應胡雪兒那,胡雪兒再三要求想去前線,安南國王就是不答應,胡雪兒心想父王不是不答應嗎,那我就絕食,我父王還答應不答應我去前線,胡雪兒連續好幾天都沒吃飯,身體健健虛弱起來,下人趕緊稟報給安南國王,安南國王心疼女兒,隻好答應了胡雪兒。
安南國王心想讓誰保護公主我才放心那,安南國王想到了柳世雄,就把快要出發的柳世雄叫來,安南國王讓柳世雄好好保護好公主,公主要有半點閃失,我要你的命,柳世雄一聽,安南第一美女公主陛下要和我一起去前線,喜出望外,柳世雄向安南國王保證,一定保護好公主,如果公主有半點閃失,大王那就治罪於末將。
再說歐陽龍次日召集完三十萬人馬後,歐陽龍讓副先鋒顧超做先鋒,領兵五萬,楊明為左將,領兵五萬,高河為右將,領兵五萬,陸玉山為糧草總兵,負責糧草押運。
顧超領著五萬人馬出發了,隨後楊明和高河也出發了,陸玉山帶著糧草也出發了。歐陽龍領著大隊人馬押後,向著安南南部進發了。
顧超領著五萬人馬,行進到青化,安南小將黎楚已派人在青化設防,黎楚派先鋒官武亮助手青化,顧超派出的軍探,刺探到青化有敵軍駐紮,趕緊回去稟報顧超,顧超知道後,覺得敵軍肯定在路上有埋伏,讓士兵小心,顧超派出兩路人馬打頭陣,刺探軍情,兩路人馬各有一萬人。
武亮在通向青化的路上設了埋伏,武亮這員小將軍探出身,善觀察敵軍動向,所以顧超的一舉一動,武亮是一清二楚,就等著顧超進入包圍圈,武亮想著來個甕中捉鱉,很快顧超派出的兩路人馬快到離青化較近的中立,沒敢再往前走,等了一會,顧超帶著增援部隊也來到了中立,顧超命令大軍繼續前行,顧超派了一小部分人馬,在前麵開路,顧超讓這一小部分人馬聲勢浩大點,給敵軍一個假象,讓敵軍認為是明軍的先頭部隊到了,等著敵軍出動時候,一舉殲滅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