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四川多山,風景秀美。廣安更是群山圍繞,層戀疊嶂。廣安地勢低窪,於群山之中似一大腕朝天。這些大山無一不是峰巒靈秀,澗穀幽奇。群山當中又以華鎣山最為秀麗,青山碧樹,石林突立,溪水潺潺,景色非凡。這山位於廣安南郊,離城隻有十裏路途,往出西城門,徑直向南下,走不多遠便到山腳下。
那裏古木茂密,清溪蛇形,因為離城較近,風景無二,無論春暑秋寒,皆宜攀爬遊玩。每當良辰佳節,遊賞之客往來不絕。山腳入口,更有幾處酒鋪驛舍,高高掛起青簾酒旗,從林未樹梢中高挑出來,吸引遊山的人前去吃酒休盹,更加顯得盎然有趣。
這些酒鋪差不多都是山腳下本地山民所開,他們每人都擁有幾十畝山田,因地製宜開上一館小酒鋪,農閑時也可以賺點小錢,遇到田裏頭忙時,男人外出耕作,家裏婦孺照料生意。四川從來民風淳厚樸實,也不擔心有人去欺侮他們,再加上山澗泉水又好,釀出來的酒分外香醇。最開始隻有一兩家酒鋪,後來名聲傳揚,生意越來越興隆,便有很多城裏的人,也不為遊山玩水,隻來喝酒取樂。利之所在,眾必趨之,慢慢的更多山民依地勢開設酒館客棧,不過才幾年功夫,就有百十來家。雖然生意也都還算不錯,但要說酒好,還得數那頭一個開設的陳記酒鋪的洞仙酒和虛仙酒最為出名。別家的酒不是不好,但總感覺香而不醇,不如陳記的潤口滑爽,香而不膩,無論喝得多醉,猶如春乏欲睡,慵懶愜意,厚醇回甘,色香味三者俱全。
酒鋪掌櫃陳世美原是外省人,後來搬到華鎣山居住,一晃也就十個年頭,除了山腳下有二三十畝山田同這一個小酒鋪外,也沒有別的營收。好在他隻有一妻一女,家裏人口不多,加之民間生活成本不高,自耕自種,倒也算是一個小康之家。周圍鄉民因他為人和善,都同他很說得來。後來他生意越來越好,那些同行見他釀造的酒與眾不同,想著可能有秘方,便經常找他閑聊套製酒秘訣,他總是笑答:“我哪裏有什麼秘訣。不過薄利多銷,又勤勉細心一些而已。隻要多用好材好料,保持器皿清潔幹淨,嚴格配方比例就好。其餘便是留神天氣變化對釀酒泉水的影響以及取水時間。你們都不太留意這些,所以釀出來的酒比我稍差一點。都是這裏的一樣的山泉和穀子,哪裏有什麼秘訣!”大家哪裏肯信,陳世美被逼沒辦法,隻好每家每戶親自指點,誰的是製具不衛生、誰的是釀的時候時間不對、誰的是取水位置,一一指正。大家經過這一次指點,釀出來的酒果然好了些,但還是不如他的酒樣樣都合適,雖然還是懷疑他藏著些訣竅沒說,因為平日彼此關係都還融洽,關乎利益的事不願公之於眾,也是人之常情,都能理解,照這樣大家各賣各的酒,也相安無事。
這一年,從山裏深處搬來了一家姓張的,老的叫張謙,有兩個兒子。
大兒的叫張龍,小兒叫張虎,原本是深山裏的蠻民,據說漢末劉備五虎上將張飛後人。因為張謙祖上給朝廷效過力,鎮壓過番邦造反,他這一家族頗有點勢力。剛搬來的時候,在華鎣山下蓋起幾間房子居住,倒也安分守己。就是經常出門去十天半個月,或者隔三差五進城,每次都多少帶些錢財綢布之類回來。慢慢的竟然置了好多房產田舍牲畜,又搬來了許多同族親戚,逐漸形成了一個自然村落。張謙住的房子高屋大院,猛一看感覺有富貴人家之氣。後來聽說老人還有一個女兒,名叫張九娘,綽號九毒女,早年跟隨一異人學武,還習得一手放蠱秘術。當年廣安總兵王和國一日閑來無事,到野外去看山野蠻族跳舞,一見九毒女,驚為天女下凡,便托人前去提親。張家所在山野蠻族,本來就喜歡和漢人結親,再加上是本地當官的,自然非常願意。九毒女過門之後十分得寵,才過一年便將王和國正房放蠱害死,順利上位做了正室,又連著生了一兒一女,越來越受寵得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