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風雲雷雨衝天地,大道豈限皮囊中 上(2 / 2)

一瞬間,他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

——……——

遲雲觀。

劍竹苑大祭酒展白陽,也在翻閱《風火十八鍛》。

“神風揚武,天火自生……”展白陽一麵翻閱,一麵沉吟,“此項傳承,以自身精氣化作生息之風,神風九轉而生熾焰,成就風火流轉、生生不息之勢,由淺入深,精微奧妙,當真高明!燕大師不止丹道通神,武道見解也達至先天奧堂,白陽唯有歎服。”

燕漓也不謙虛,徑自問道:“依先生看,這項傳承合用否?”

展白陽點頭道:“道家之修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以腎水精氣凝聚生息之風,是為煉精化氣;神風九轉生熾焰,是為煉氣化神,正合道家精義也。此天火非止火屬之氣勁,實乃精氣神三昧,又恰可與《三昧金剛法》銜接,當真天作之合!這第一樁事展白陽應下了!”

“先生當真聞弦知意,快人快語。”燕漓笑道。

“哈哈,《風火十八鍛》之名雖未曾聽聞,但出自燕大師之手,定與風火鍛脫不了幹係。展白陽受此人情,定在劍川城內護得風火鍛周全。此為應有之義。”展白陽也笑道,“大師解我多年困擾,還有何事,盡可開口。”

“還有一樁事——徊雁關。”燕漓續茶道。

展白陽聽聞“徊雁關”之名,也不由正色,苦笑道:“雖然早有準備,但吾仍然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大難題。泰安學宮修者雖眾,但東海防線漫長,儒門也不可能抽出太多人手。如果徊雁關百年大獸潮到來,玉皇觀不肯援手、甚至背後掣肘,單憑儒門仍舊危難重重……”

“哈,先生勿憂。”燕漓輕笑道,“吾方不會讓先生為難至此,更不會完全依靠儒門渡過難關。吾方要的,是無論發生任何情況,儒門都不能與玉皇觀同進退!隻要儒門肯作壁上觀,則吾方萬無失敗之理!”

展白陽雙眼神光一閃,訝道:“原來殤武王與大師早有謀劃!若是如此,無論任何情況,儒門都會以蒼生為重,絕不隨玉皇觀起舞。但不知大師有何妙策,應對此等難題?”

“也沒有什麼妙策。若形勢當真不妙,王爺自會請四海龍兵入中原,到時候就不是我方的難題了。”燕漓隨口道。這當然不是他的真正方略,那樁謀劃還不到能說的時候。

“咳咳……”展白陽聞言唯有搖頭清咳,“果然是大大的難題。”

四海龍兵入中原,說起來總是簡單,可關鍵是:如果這些龍兵到了中原便落地生根,再也不走了呢?燕國、西秦,都是道門天庭的香火根基,如果燕國從此改信龍神,玉皇觀主的位子十成十要換人!

好在,這不是儒門的麻煩。

玉皇觀主裘狄行事專橫霸道,如果換人來坐,儒門也樂觀其成啊。

燕漓笑道:“比起徊雁關獸潮到來時大戰,燕漓倒是希望中秋之夜,裘狄觀主能率領三十六天罡齊聚山嵐古澤,讓吾方能夠一勞永逸!就不知玉皇觀肯不肯給我等這個機會。”

山嵐古澤是雲宗主場,更有龍君與龍兵坐鎮,如果玉皇觀大舉來犯,勢必難以討得便宜,很可能以全軍覆沒告終。

然而,展白陽的想法卻不會如此簡單。他在思考燕漓這句話的目的:眼前的少年煉丹師,智慧通達,手段高超,言談之間看似揮灑自如,實則滴水不漏,怎會突然提起中秋大戰之事?

難道他是要借我之口,把這條消息散布出去?散布這條殤武王不懼玉皇觀全麵開戰的消息,又有何目的?

是空城計故技重施,還是反其道而行的請君入甕?或者,真正是一封直截了當的戰帖?

展白陽捉摸不定,便不接這句話茬,徑自問道:“大師所言前兩件事都簡單輕易,可還有第三件事,需白陽效勞嗎?”

“剩下一樁小事,留待中秋之後再談吧。”燕漓道。

“既然如此,展白陽叨擾若久,這便告辭了。”展白陽拱手道,“臨別之際,有一言相告。”

“願聞其詳。”

“誠如大師所說,儒門之修行,必取乎中正之道。退一步為庸人,進一步為魔頭,故門下難免良莠不齊。若曰後大師遇到不肖之輩,還請莫笑白陽教導無方!請——”

言畢,展白陽驅動四輪車,轆轆而去。

參加琅華宴的諸多高人,此時都已離去,遲雲觀終於重歸清靜。

歸雲、商少晫等人,各自從房後走出,來到燕漓身邊,滿臉疑惑的問道:“白陽先生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哈。”燕漓輕笑道,“儒門中秋試煉的人選,有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