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琅華丹宴高人不少。但深通丹道的不多,故而大多數人隻是感慨丹藥種類多、數量足,卻不明白其中含義。
如果第三種丹藥,奉上的是錦繡宮的水華丹,或者道門通行的元精丹、辟穀丹,魏崇山也會對燕漓有更高一層的評價,而現在。卻是讚歎!
每一種丹藥,其實都滲透著一個門派,甚至一家學說的傳承理念。比如雲雀門本是雲宗分支,其丹藥所蘊含的元氣,就中正平和而又飄渺如雲霞。天王補心丹出自神道,那就要強調心與神交。注重提升靈思。
然而,這兩者都是道門體係,故而能觸類旁通。魏崇山本人,當然最擅長養氣丹,天王補心丹他也一樣精通。即便是錦繡宮的水華丹沒煉製過,但照單方推敲同樣不難。
可菩提子的煉製。他就不會!甚至,他沒有什麼自信能夠學會。
因為佛門的理念與道家本就南轅北轍。
就好像同樣一門《千江映月劍》,同樣是“一月照千江”的玄妙,佛道兩家會演繹成兩門完全不同的傳承!
唔,這三顆菩提子色澤光亮若青金,晶瑩剔透如琉璃,也是上等品質啊!一個養氣期的小輩,數日時間把丹道領悟至此,堪稱天縱奇才!
不會是殤武王從佛門淘換來的吧?
存著如此心思,魏崇山等來了第四個扁鵲閣奉丹弟子。
這個小碟上也是三顆丹藥——空明丹。
空明丹同樣出自佛門,卻非補益元氣之用,而是斷絕外魔、澄明心境,引導佛門修士入定之用。
佛門講究戒定慧,即由戒律達禪定,由禪定生智慧,元氣與武學反倒是身外之物。而在道門、儒門之中,空明丹去除外魔的作用,也有許多妙用。故而同為初級丹藥,其價值遠在菩提子之上。
這三顆空明丹澄明無色,剔透若水晶,也是上乘品質。
隻見廣覺首座托起空明丹的小碟,端詳半晌,合十道:“阿彌陀佛。牟尼珠原本無色!小友神技,老衲歎服。”
牟尼珠乃是佛門至寶,本體空明無色,卻展現出五彩光華,寓意萬物本性空明,正合空明丹之意境。
廣覺一開口,魏崇山便不再懷疑——看來,這些丹藥真是燕漓煉製的。
世上真有天縱奇才啊!嗯,一個雲雀門外門丹師的位置,太過屈才了,看來要向掌門申請個內門弟子的特許名額才成!
至此,琅華丹宴已經奉上十二顆丹藥,種類更是廣博,已經是很高的待遇了。如果用白事地位來類比,餘清越的標準是奉七,魏崇山這種級別才是奉十二。
魏真人當然沒有羽化,但他快要石化了!
因為第五波奉丹弟子又來了。
這一次小碟上不是丹藥,而是一個貼著金箔的錦盒,內中裝有一方溫潤美玉。
金鼎玉饗!
它看似一方美玉,實則是膏狀,乃是儒門著名靈藥,最能調和元氣、大補氣血。
道門擅長丹道,故而有各種丹藥。佛門則以渾圓喻示空明,故而靈藥也多以丹丸的形式出現。儒門則不同,他們不喜歡玄之又玄的丹道,而是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禮樂的日常生活中修行進補。
金鼎玉饗乃是以五穀為基礎,混合多種靈藥精心煉化調製,其手法比丹道毫不遜色,甚至某些細節上更加複雜。它不但突出藥效,更要保持清雅溫潤的口感與鮮味。
如果這也是燕漓煉製的,那就是學貫三教、思集大成的節奏啊!
驚歎未畢,第六輪丹藥已經奉上。
這次是一尊青銅爵,內中盛有一汪波光,散發著濃鬱的芳香。
澄陽甘露。
儒門宴禮不能無酒,而金鼎玉饗與澄陽甘露正是絕配。此酒色澤金黃,猶如正午陽光溶入杯酒之中,甘醇清冽之外,更能通暢氣血運行,大補精元。
可以說,有金鼎玉饗,就該有澄陽甘露,反之亦然。然而除非是儒門規儀中的饗宴,很難見到這兩樣東西。它們不僅代表儒家禮樂的崇高,更是貴族生活方式的體現。
展白陽率先端起澄陽甘露,輕嗅香氣,而後抿嘴品嚐一滴,便即閉上雙眼,仿佛享受醇香與回甘。
“以丹道見三教精義,燕大師神乎其技。”展白陽放下青銅爵慨歎道,“不知燕大師何日有閑暇,白陽當登門請益!”
此言一出,四座皆驚。
展白陽何等身份?他親自登門,放到哪裏都是大事!
燕漓尚未答話,魏崇山已經心思電轉:嘶……學貫三教,思集大成,乃是一代宗師的根基,天縱奇才已經不足以形容。此等人物,往往都是開宗立派的大能!
看來,內門弟子也不夠看,要考慮弄個真傳的席位才好!
沒靈根怕什麼?能學貫三教的人物,以武入道隻是時間問題。至於修煉速度……世上哪有缺丹藥的煉丹師?
如果以後這少年發達了,我魏崇山有提攜之恩,也能跟著沾光啊。
魏崇山雙眼放光,覺得自己真是挖到寶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