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遲雲觀進是不進?
殤武王的嫡重孫就在遲雲觀。他們和玉皇觀已經是血海深仇,萬一他們當真埋伏了劍陣,隻等自己去送死——以夏侯陌的本事,在劍陣外麵,尚有機會憑借符籙法寶逃生,到了劍陣裏麵,被漫天風雷圍困,定然死相淒慘!
要是不進,剛才還得意洋洋的“拜會”,一轉眼就露怯,太過丟臉啊……
此時此刻,天之驕子夏侯陌,終於體會到姚成嚴在英雄擂看《空城計》的心情。
猶豫不定,進退兩難!
玉皇那個天尊啊,山人該如何是好?
夏侯陌心中高誦天尊聖號,可惜都天靈闕萬法妙有大千真聖玉皇天尊現在貌似很忙,根本沒工夫理會他。
左思右想之後,夏侯陌終於做出艱難的決定:為了中秋試煉的“大局”,此刻需珍惜有用之身,不可輕易犯險!於是他端坐沉香輦中,用抑揚頓挫的神棍語調開言道:“玉皇天尊在上,想不到餘觀主竟而羽化!此番乃是山人冒昧。今日不便打擾,容山人改日再來拜會!”
他自覺得這幾句話說得不錯,有理有據,絲毫也沒弱了氣勢。
怎知,下一刻,他的老臉就變成了豬肝色。
隻聽遲雲觀中,忽而想起一個沉穩清朗的少年聲音,瀟灑高歌道: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
這個聲音,正是劍川第一戲曲名家商少晫。他這一句經典唱詞,氣度恢宏,力道渾厚,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夏侯陌卻忽然有不妙的感覺——司馬、夏侯,都是複姓,夏侯陌的代入感,可比姚成嚴大多了。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遲雲觀中又響起第二個聲音。這個聲音略顯沙啞,氣場略弱,但力道更重,正是小花臉商少弘:
“我也曾命人去打聽,打聽得司馬領兵往西行。一來是馬謖英烈怒邪行,二來是將寡兵微失街亭。你連得我三城多僥幸,貪而無厭又奪我的西城。”
聽到這,夏侯陌徹底明白了,這個司馬,說的就是他呀!甚至在這一句唱腔中,他都能想明白,所謂三城,乃是一甲子之前圍殺殤武王、打壓殤武王後裔、以及餘清越戰死山嵐古澤三場勝利。但貪得無厭什麼的,夏侯麼可完全沒有自覺。
殤武王後裔突然開腔唱戲,難道是要激山人進遲雲觀?難道此中果然有埋伏不成?
緊接著下一句唱腔,又換成了商少晫。他灑然唱道:
“諸葛亮在城樓把駕等,等候你司馬到此,談、談談心。”
夏侯陌哪有談心的打算?他隻有更加猶豫不定:對方在叫板挑釁,是激將法。他們憑什麼敢如此挑釁?有埋伏的可能性太大了……
商少弘的聲音又跟著響起,腔調中頗有幾分興高采烈:
“西城的街道打掃淨,預備著司馬好屯兵。諸葛亮無有別的敬,早預備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你到此就該把城進,為什麼猶豫不定進退兩難,為的是何情?左右琴童人兩個,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
你說沒有,那就是真有。難道你家夏侯道爺是傻的不成?夏侯麼心中罵道,眉頭卻越皺越緊——對方挑釁至此,自己若沒個應對,那就把玉皇觀的顏麵都丟盡了。可是可是……那風雷**劍陣,連先天高人都能一擊秒殺,道爺我雖有法寶護身,也不是很穩妥呀……
他思忖間,遲雲觀中已經換了商少晫,唱出最後一句:
“你休要胡思亂想心不定,來、來、來,請上城來,司馬你聽我~扶~琴~~”
商家兄弟一人一句,你來我往,唱腔好聽之極,讓遲雲觀外的百姓戲迷大呼過癮。
夏侯陌雖然沒親自走一遭英雄擂,此刻也能猜到,這段唱詞必然出自《空城計——武侯撫琴退萬軍》,心說——姚觀主啊,山人也能理解你當時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