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更加震撼的,還在後麵。
燕漓頓了頓繼續說道:“神以天象告世人,那麼,每一種天象又該如何解讀?以‘申’字之本意——雷電來說,可能是陽氣複蘇,萬物滋長;可能是蒼天嗔怒,警示眾生,可能是大雨滂沱,天譴洪荒……凡人以此向天禱告,而天再無言語,則何種解讀為正確?這個評判標準,由誰製定,由誰判決?
“實際上,天象變化,不過是天地之間的正常運轉。即使大地之上盡成澤國,那也隻是人類的末日,卻是蚊蟲、魚鱉、水鳥之類的歡歌之時。
“換而言之,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所謂吉凶,是人類之吉凶,而非天地之吉凶。趨吉避凶,是生靈之本能,談不到上天有意示警。”
商少晫思忖道:“依賢弟之意,難道神靈不存在?”
“非也,神靈當然存在。”燕漓搖頭道,“若神靈本虛無,則望雲龍君是什麼樣的存在?我隻是告知諸位,依雲宗記載:東荒玄龍祖師造化中原大地之初,既無天庭,也無龍庭,更沒有豐都鬼城。這天地,從來都是——先有生靈,後有神!”
“神靈,並非天生地長,至高無上。”燕漓更進一步說道,“實際上,神靈就是從祭祀中誕生,依靠香火之力而存在。人類的禱告創造了神,又讓神靈反過來奴役自己。這本就是眾生庸碌之處!
“神靈由眾生信仰而生,故而對眾生心念無所不知。全知者則全能。除去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之外,神靈能夠超脫信眾的淺薄見識,指引眾生前行之路。所謂神道修士,便由此而來。”
商少晫陷入沉思,而商少弘則是越聽越糊塗,忍不住開口問道:“那我們究竟該不該信神?”
“哈哈哈……”燕漓大笑道,“該與不該,要用什麼樣的標準進行判斷?這個標準由誰製定,由誰判決?你自己不能決斷,別人的決斷當然更加不可信,如此——你隻能把這個問題禱告上蒼,祈求神靈給你答案!”
“呃……”商少弘頓時啞口無言。
祈求上蒼,自己去問神靈:我該不該信奉你?
要蠢到什麼程度,才能問出這種問題?估計神靈都懶得搭理你……
商少晫卻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轉而問道:“那麼,神靈的指引,都是正確的嗎?”
“正確與錯誤,要用什麼樣的標準進行判斷?這個標準由誰製定,由誰判決?你自己不能決斷,別人的決斷當然更加不可信,如此——你隻能把這個問題禱告上蒼,祈求神靈給你答案!”燕漓用一摸一樣的答案回道。
“呃……”商少晫也無語了。恐怕不會有什麼人向神靈禱告,問:您說的都對嗎?
燕漓見眾人無語,方自悠然道:“是與非,本就是相對而言的概念。千古之下,究竟誰人正確?若道家之學能治世,為何不見上如標枝、民如野鹿?為何今日依舊群雄並起、時刻傾軋?若佛家智慧能解脫,為何不見眾生看破紅塵迷障,同舟共渡苦海?若儒家禮法是真理,為何不見大同盛世,千秋萬載?若神靈都代表真理,那,世間就該隻有一個神靈,為何會有眾多神靈,在芸芸眾生中,眾說紛紜?
“更進一步來講,每一個神靈,都能代表一種信念、一種判斷模式。比如說風雨、雷電,比如力量、堅守,比如說善良、邪惡。神靈,會依據自己的信念來指引信徒。所以,這世上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也有嗜血殘酷、要求信眾血祭的邪神。
“當此大爭之世,眾生皆苦,更因智術不足,而看不清前路,困苦倍增。。因此,他們需要神的指引。隻有神,能帶領他們走出迷途,讓他們闊步前進。故而,每一個大爭之世,都是——神棍時代!”
燕漓這句結論,含義深遠。
想想地球上的數千年華夏史,春秋時代百家爭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魏晉大名士的玄學鼎盛,唐宋時期的古文運動,明清兩朝的理學大興,以及晚清之後的西學東漸……
凡大爭之世,必是神棍時代!
燕漓慢悠悠的自斟自飲,喝完了一壺茶,才看到商少晫等人思考明白,重新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便放下茶盞,問出下一個問題:“諸位有沒有想過,望雲龍君封神,會用什麼樣的理念指引信眾?”
商少晫聞言一怔,忽而恍然大悟般吐出兩個字:
“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