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真正武道(3 / 3)

張道秋蹲下,右手一摸老秀才的右腿,汲取天地元氣包裹住老秀才傷口,絲絲的木之靈氣更是被張道秋霸道的抽了出來,滋養老秀才身體,

“好了,過幾天就能釀那美酒了,到時候我可要多喝幾杯呀!”張道秋踏破被苦苦折磨的通命之境,心情也好了許多,

“也好,恐怕隻能改日了,今日本村遭此劫難,需要整理,”老秀才臉上的笑意隨著回頭慢慢消失,

張道秋一怔,當目光落在受傷的人身上,那悲痛的神情,不由一歎,左手一招,隻見團團綠色的薄霧湧入張道秋的手上,顆顆綠意濃鬱,還散發著勃勃生機的小珠,

“要是有重傷的就讓他喝下去,”說完,拉起老秀才的手,放下,轉身而去,幾步便消失在老秀才視線中,

看著手上十幾顆晶瑩剔透的小綠珠,老秀才眼中竟然閃現著別樣的色彩,隨著交給了一旁的人,道:“給傷勢嚴重的村民們分下去,再讓二狗子帶幾個人去山上再采一些藥,”

“竟然是武者,竟然是武者,沒想到我竟然看走了眼,”

當老秀才回到屋中,輕扣上門,目光迷離的看向屋中的那一副對聯,修浩然正氣,蕩四方神魔。紙張枯黃,字跡一氣嗬成,大氣而豪邁,剛猛正直,字字更透顯奧妙,卻總給人一種灰暗,無力的感覺,似如氣散而神消,

“武道還在,那我儒道又怎麼會無聲消失呢?”

滿目淚痕,老秀才直到無人之時,才會痛聲大哭,至大蒼王朝建立,道家興盛,儒家便失了神通,心燈不亮,正氣難聚,言隨法行,筆伏鬼神,便成了空話,朗朗天宇,儒家就這樣無聲的消失了,然自上古便消失不見的武者突然出現在老秀才的麵前,這如何不讓他心生希望,儒家還在,儒道還存。

我修天地之正義,養浩然之正氣,貫古論今,驚諸天神佛,震眾鬼伏魔,一法如言而萬法皆隨,字字如氣,如精,如神,老秀才右手拿起一卷孟子法錄七卷,雙目凝神,左手負於背後,如蒼鬆一樣,佇立不動,字字由心而起,句句由丹田發出,聲音漸漸高亢,

“掌天地之人之氣運,宏萬法傳承之脈搏,扭轉王朝之興衰,鑄人之靈光,可知四季之更替,可明歲月之流失,”

道道清靈之氣慢慢的從天地之氣分離出來,融入老秀才之枯竭的身體,一卷念完,老秀才熱汗淋漓,但是身體卻熱浪洶湧,

老秀才眼中精光一閃,臉上卻露出了激動的喜色,

“儒道一直不曾消失,隻是我等後輩卻少了執念,少了那無畏之心,”

輕輕推開門,老秀才一楞,原來,老秀才的一段話卻把村裏的眾人吸引了過來,

“村長爺爺,你念的是什麼,很好聽。”

一小女娃娃仰著頭一臉純真的看著老秀才,問道:

老秀才看到女娃娃,祥和的道:“這是儒家法言,君子之語,”

“村長爺爺,什麼是君子,”

“不畏眾惡而逆之,這就是君子,”老秀才一改從前之一問而無語,再問而歎之,

當日如浮萍,如無根之草,讓老秀才迷失在絕望之邊緣,如今一掃前時之頹廢,精神飽滿,滿臉自信,濃濃儒家之氣更是透體而出,一朝悟道,便如撥開濃霧見晴天,雖然幾十年如一日的苦修雖不及讓老秀才直達聖賢,但也卻當的是一代大儒,並不能因麻衣束體,腳踏一雙草鞋,便失了真性,這是一種心靈上的蛻變。外物雖依舊,但是那氣息卻改變良多,臉上透著晶瑩之色,靈光十足。

一言一語,更是讓人心生誠服,忘卻了煩惱、這是直達心靈的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