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廬山,位於江西省長江南岸,乃是中國有名的旅遊勝地。廬山諸多勝景之中,最為人所知的,乃是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唐代詩仙李太白的一首《望廬山瀑布》,不僅道出廬山最美的精華之所在,更是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哪怕一個童稚小兒,也能背誦出來,這無疑又給廬山增加許多名氣。

當然,廬山之美、之名,除卻瀑布,最廣為人知的,還有佛光:據說,在那太平盛世、乾坤朗朗,天氣晴朗之日,有佛緣的遊客,可在雲山霧海之中,看到一尊佛像,或坐或立,渾身散發七彩光輝。

當此盛世,天下太平,人民安居,百姓富足。

今年以降,有那媒體報道,廬山之上,雲霧之中,有遊人見到佛光奇景,並且用相機拍攝下來。

此消息一出,頓時惹來一片嘩然:有人說那圖片恐怕是電腦技術合成,媒體此舉明顯是借佛光盛世拍政府馬屁;有人指責媒體思想退步,宣傳迷信;也有那專家學者,提出各種科學解釋,據聞,還有某某物理學家,找到了佛光成像的理論依據。

然而,不管大家信與不信,也不管大家如何議論,在這信仰淡薄稀缺的年代,卻依然有那根性深厚、一心侍佛之人,對此佛光之說深信不疑。

於是,數日之後,廬山風景區遊客逐漸增多,這些人,便是所謂的朝佛者!

張軍,一個都市中的白領,莫名混跡在眾多朝聖者之中。

張軍今年24歲,普通本科畢業之後,由於害怕被管著,便沒有回家接手他老爸打拚十年成就的小廠子,而是在畢業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

這分工作,雖然薪水不多,卻勝在清閑,而且,張軍目前單身,沒有經濟壓力,他也樂得暫時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

之所以說“暫時”的無拘無束,乃是因為張軍他老爸已經把話擱那了:“我還沒有老到走不動,兔崽子年紀也不算大,就先由著你。如果27歲以前,你在外麵創出一番天地,那也就算了,否則,就給我老老實實滾回來!”

說實話,由於從小生活優越,沒吃過苦受過累,因此張軍在學習、工作上誌向不大,否則,以他的聰明才智,怎麼也不可能隻混了個普通本科。

要說張軍一定要有什麼誌向,或者理想的話,那麼他理想的便是習得一身武功,仗劍江湖,最後領悟天道,破碎虛空而去。

如果這個理想不能實現,也可學那傳說中的修真練氣士,引氣煉神,成就仙道,以得長生。

想當初,高考前一天6月6日晚上,張軍還捧著黃易的小說《覆雨翻雲》進入夢鄉,去於那龐斑、浪翻雲討論天道奧妙;第二天早上被他老媽從床上拉起來之後,還打了一圈太極,才匆匆趕往考場,搞得最後差點遲到——要知道,當時可是高考改革之後了,新的規定便是遲到不得進入考場,取消考試資格!

進入大學之後,脫離了父母懷抱,沒了管束的張軍,也時常上網查詢那有關古武以及修真的法門,可是,幾年下來,連個練氣士的影子都沒看到,招搖撞騙的家夥到碰上好幾個。

直到快畢業的時候,張軍認識了一個學弟傳英,話說身懷古武,最後經張軍鑒定,以及那位學弟自己承認,知道他確實是一位古武修行者。

確定傳英確是古武修行者,張軍頓時欣喜若狂,便欲拜在傳英門下,以求得那天道無上神通——張軍相信,憑自己的悟性和根骨,再加上對天道的執著追求,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不凡神通。

可是傳英大蝦一句:“十八歲以後修煉古武,雖然也可以強身健體,甚至最後可能達到飛花摘葉傷人性命的神通,卻絕對沒有可能成就天道之境!”

隻那麼一句話,便粉碎了張軍修習古武的夢想——如今天下太平,不修天道,我要那強身健體之術何用?

於是,從那以後,張軍便一門心思放在了修真練氣士的消息上,因為據說修真練氣士對於年齡的要求並不是太高。

這幾年來雖然沒有收獲,張軍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心中的夢想——他深信,終有一天,他能夠獲得法門,學得神通,探索那道的奧秘!

現在,機會來了!

當在網上看到廬山佛光的新聞之時,從來對網上所有東西保持三分懷疑態度的張軍,對此事卻是深信不疑,那一刻,他熱血沸騰!

冥冥之中、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告訴張軍,廬山,是他夢想的起源之地!

一段傳奇,源於佛光;一個主角,來到聖地;一個故事,從此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