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由於元朝統治者曆經幾代的腐朽統治,當年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他們創下的基業已經快被揮霍消磨的差不多了,大元王朝搖搖欲墜······
烈日驕陽之下,一個大約有十幾個人組成的隊伍拖著沉重的步伐在緩慢的向前行進著。這些人不是什麼富商的隊伍,也不是什麼官府的兵吏,而是一群難民!他們當中有的拖家帶口,有的隻身一人,但是都穿的破亂不堪。他們就這樣默默地向前走著,彼此之間也沒有任何的交流,好似他們都麻木了一般,心中什麼都不想,隻有眼前這條無止境的路······
突然,行走在隊伍最後麵的一個人倒了下來,這人是一個中年婦女,饑餓加上疲勞,讓她再也無法向前邁一步了。此人名叫何清花,雖然她穿的破亂不堪,臉上也滿是泥土,但這還是掩蓋不住她那一副嬌美的臉蛋和韻味十足的姿色!然而此時並沒有人停下來幫助何清花,甚至這些人都沒有回頭望一眼,仍然麻木的向前走著,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漸漸地,人群走遠了。在這炎炎烈日之下,隻剩下何清花躺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臉色很是蒼白。然而當她艱難的將身子坐起來時,卻有一個男嬰正安逸的熟睡在她懷裏。何清花望了一眼懷中的孩子,眼神中充滿了慈愛,但這絲慈愛的眼神稍縱即逝,緊接著,她的眼中便被無盡的絕望和無奈所代替。漸漸地,漸漸地,她的意識模糊了,強烈的饑餓感讓她再也挺不住了,她坐起的身子再次緩緩倒了下來,自己也慢慢的暈了過去,手中卻還是緊緊地抱著孩子,不肯鬆開······
不知過了多久,何清花慢慢的醒了過來。當她艱難的睜開雙眼後,發現自己正躺在床上,她下意識的望了一下四周,這是一個很簡樸卻很幹淨的屋子,屋內擺設不多,隻有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床對麵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地藏王菩薩的畫像,地上一個香鼎,裏麵有幾柱香。突然,何清花像是想起了什麼,焦急地往四處張望,好像在尋找什麼一樣,當她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安靜的躺在她旁邊的的床頭上熟睡時,他的心才逐漸放了下來。
突然,“吱--”一個開門的聲音出現了,這讓何清花剛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這時,一個身著灰袍的小和尚走了進來,當他看到坐在床上的何清花時,臉上頓時露出了驚喜的表情,瞪著他那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著何清花,可是當那小和尚看到何清花眼中露出的一絲驚恐之色時,才回過神來,慌忙解釋道:“這位女施主不要害怕,這裏是南隱寺,我是這裏的和尚,不是壞人。”聽到小和尚的話,何清花再次打量了一眼四周的環境和小和尚的裝束,這才相信了小和尚說的話,於是便問道:“我怎麼會在這裏?是你救了我?”小和尚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嗬嗬,這位女施主,救你的不是我,而是我師兄濟智,昨天我師兄下山挑水,發現你正躺在一片黃泥丘下,暈厥不醒,於是,師兄便把你救了回來。我師父知道後便好心收留了你,將你安頓在這裏,還囑咐我們說你隻是過度疲勞和饑餓,沒有大礙,過不了多久就會醒過來,讓我好生照看你,當然還有這位可愛的小施主。”聽完這些話,何清花這才解開了心中的疑惑,用略帶感激的眼神望了一眼小和尚,說道:“有勞小師傅和貴寺了,敢問小師傅怎麼稱呼?”小和尚撓了撓頭,笑著說道:“嗬嗬,女施主不要客氣,叫我濟慧就可以了。”“哦哦,濟慧師傅。多謝····”正當何清花準備在一次道謝時,門外又進來一個人,此人身著褐黃色袈裟,胡子花白,麵色和藹可親。濟慧看到他,恭敬地叫了聲:“師傅,您老人家終於來了,這位女施主已經醒了,真是佛祖保佑啊!”緊接著,他又對何清花說道:“女施主,這位就是我師父,也是南隱寺的方丈。”何清花其實也早就猜出了此人的身份,連忙說了一聲:“小女子何氏見過方丈。”說完又準備下床給方丈行禮。方丈見此,連忙阻止了何清花,笑著說道:“女施主不必客氣,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女施主剛剛醒來,身子還很虛弱,此時不宜起身,還是先不要下床為好啊。”聽完方丈的話,何清花也不再客氣,就沒有下床行禮了。但還是滿懷感激的對方丈說道:“多謝方丈救命之恩,還好心收留了我們母子,您的大恩大德,小女子無以為報。”說完在床上躬身給方丈行了一禮。方丈也向何清花回了一禮,接著又說道:“施主此時還很虛弱,不宜多說話,還是先歇著吧。我明日再來看你,你就先養好自己的身子和小施主吧!期間我會安排人準時送來食物的。”說完又微笑著望了一眼男嬰。何清花也不再多禮,隻因她確實是太虛弱了。隻是回了一句:“那就有勞方丈了。”說完,望了一眼離去的方丈,又回過頭看了看自己的孩子,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