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家村坐落在射姑山入山口。後家村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村中之人任誰都說不清楚是在什麼時候有的後家村,更是說不清楚什麼時候有的那綿延數百裏的射姑山。每每村中之人談論這些事情,任是誰都含糊其辭說得不甚清楚,或許這一帶莽原森林原本就是大荒東夷九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後家村內,平日裏村風淳樸自然,村民也是和藹善良之人,長年的叢林生活,以打獵為生鍛煉的後家村人人一身好筋骨和粗野狂放秉性。村人在族中幾位長老帶領之下廣修和睦,樂善好施,到也如同一個世外桃園,但若是對外動起幹戈人人卻都是如同凶神惡煞一般,都是一些天王老子也不給臉色的主兒。
出後家村向東,沿一條石礫小路直走不足十裏路程乃是一座青石大墓——蚩尤墓。墓前的蚩尤石雕像身披鎧甲,雙手緊握長矛腰挎戰刀,一雙虎目卻是向東眈眈而視,容貌神情甚是凜然不可侵犯,高大的花崗岩墓座將個蚩尤墓襯托得更是高大巍峨,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神佇立在蒼遠的山巒之間。
蚩尤墓後就是連綿起伏巍峨高聳的射姑山,沿射姑山西脈走向的蜿蜒山路走不多遠乃是一開闊的天然湖泊,後家村民稱此湖泊為蒹葭大澤。湖泊邊緣水淺之處長滿蒹葭蘆葦。湖泊之內湖水清澈,魚蝦須鱗可見不說,湖底粒粒白色砂石俱是看的一清二楚。夜間輝映天空之中的明月,更平添幾分清幽。
蒹葭大澤的湖內中心之處,有一石頭堆砌而成的圓形石台,綠苔斑駁的石基之上可謂是雜草叢生,矮小灌木枝蔓錯節。即或有人偶然站在石台之上,除卻驚飛棲息的幾隻野鳥,卻無絲毫立足之地。盛夏時節也有頑童遊水而過到石台之上納涼追逐。平日人跡罕至,常有野鳥停留,成為那些兩腳禽類的樂園。
冬日裏冰雪皚皚,村人破冰,或是取水或是撈魚,不時敲碎深山晨冬的寧靜;夏日裏荷葉蓮蓮,各色魚兒在荷花蕩中往來嬉戲,更是孩童暢遊湖水的大好時節。每每秋日時分蒹葭大澤蘆花飄蕩白絮紛飛,微風輕拂過後葦絮輕飄,猶如冬日裏片片飛舞的白雪更是令人神往,正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追尋伊人的大好地方。外加後家村人豪放的山民之風,昂揚高歌或是淺吟低唱,更有些風情韻味。
蒹葭大澤湖泊之水,來自射姑山內流淌而出的一條河,後家村人稱之為龍河。沿龍河逆流而上穿峰越嶺,或者從射姑山入山口處途經過百丈崖、神風口等處都可以進得射姑山山腹內部。龍河水終年流淌不息灌入蒹葭大澤,村人亦不知龍河水源頭所在。後加村人尋源而上隻見到山水淙淙,多是瀑布之水積少成多所致,再者高處不勝其寒,村中之人見此多是止步停身望諸峰扼腕歎息。
射姑山山腹多是勢險惡的山山嶺嶺,古樹虯枝雜以突兀怪石,層巒疊嶂犬牙交錯堪稱遮天蔽日。人、獸走在其中隻是覺察腳下枯枝敗草簌簌踩過的聲響,或清幽,或陰森,移步換景,令人心神搖蕩。射姑山山高林密,更是百獸繁衍的好居所。村人閑時無事,多人成群進山而獵,倒也是怡然自樂。
沿龍河而上,可直達射日峰。射日峰乃是射姑山最高峰,坐落在雲飛霧繞的射姑山深部。整坐射日峰晴天的時候一層薄紗,陰天時候霧氣朦朦,終年雲霧重重繚繞,一年四季都難以看得清楚它的真麵目。如是恰逢陰雲天氣射日峰周遭更是愁雲慘淡,山風嘯雜,如同鬼哭狼嚎般的瘮人心神。
射日峰陰晴變幻之事,千百年來都是謎團。即是後家村裏資格最老的族長後可道,村長後天佑,巫醫後伯三人,也難以說清楚一件事情,自然是古往今來的後家村村民之中,是不是真的如同家族村史流傳所說曾經有人進入過世襲居住之地射姑山的山腹之處,並登臨射日峰頂,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卻是村中曆代口耳相傳,說射日峰乃是當年大荒英雄後羿彎弓射日的地方,後羿死後被族人葬在那射日峰的峰頂之上,後家村的後氏一脈就是那位大荒射日英雄後羿的族人後裔,如此一來這位大荒英雄也就成為後家村人每年春季社日時節必須要祭祀的同族之祖。
射日峰的傳說更是不止於此,村中之人更是口耳相傳,說那射日峰峰頂之上不僅設有射日神殿,供奉著大荒英雄後羿,射日神殿之內存放更多的多還是一些鮮為人知的神兵利器。可惜這後家村中大小兒郎十數萬人,雖說人人擅長彎弓射箭,揮刀擲矛,又都是林內攀援的高手,卻隻有望峰哀歎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