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少傑麵對著華千尋淩雲一劍的氣勢,同樣也運用“以心傳心”的秘法,向對方說出了一段話,原來他不僅僅隻會那世人所知曉的“陰陽六經指”,
還有從這套指法中,所升華演變而來的一種威力絕倫的“陰陽兩儀刀”刀法,隻是他自覺這套刀法,殺戮之意太重,容易動搖他的醫道之心,這就等於丟了功,破了道,
是件得不償失的事情,畢竟皇甫少傑是同時鑽研著兩種門道,如果為了要得一道,而被迫去舍一道,那麼這種結果,也不是他所想要的。說白了!先祖留下的修行秘法,
本身就是把醫學,武學,丹學,三種學派融為一體的獨特功法,這是先賢用大智慧,大毅力,大勇氣所彙聚而成的偉大結晶,為的就是把它傳承於氏族後人,
讓有心之人可以將它發揚光大,不負先賢那顆執著與崇高的“道心”。皇甫少傑的武學,本身就建立於醫學的基礎之上,本著求同存異的包容思想,去領悟那至高無上的自我境界,
換句話來說,如果舍棄醫道,隻求武道,那皇甫少傑的實力,也不會強橫到如此這般的地步,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修行理念,兩者既能相互製衡,又可互相彌補,絕對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奇妙法門。
倘若他為了追求武道至境,刻意舍棄那醫道之中的仁愛之心,那麼兩者間便會漸漸拉開距離,最終將會導致他“武道之心”與“醫道之心”徹底失衡,那麼對於修煉這種功法的人來說,
等於就是丟了功!破了道!因為在追求至境的道路上,首當其衝的就是那顆堅定不移的“道心”,不管你追求的是那一門道,那份難能可貴的執著信念,才是支撐你走向登峰造極的堅實力量,
什麼悟性,天賦,氣運,體質,都是些相對次要的客觀因素,若是守不住那份執著與信念,必然就穩固不了那顆“道心”,那麼再強的悟性,再高的天賦,再好的氣運,再完美的體質,
都已失去了任何意義,所有的一切皆是枉然。那麼由此看來,皇甫少傑算是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不然破了“道心”是小,頂多終身不得寸進,而“道心”入魔才是大,不僅幾十年的苦修將會付諸東流,
而且一身絕世修為也會全數散盡,若是再急火攻心,繁衍出心魔作祟,那麼必定會產生精神錯落,情緒失控,最終導致氣脈逆行,心力衰竭,時刻麵臨著身死道消的悲慘結局。這些嚴重後果,絕無半點的危言聳聽,
如一環緊扣著一環,是條難以回頭的不歸之路。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這套“陰陽兩儀刀”擁有著非常恐怖的殺傷力,又豈能讓皇甫少傑這等心性強大的絕頂高手,都會畏懼那“道心”被破的危險呢?
這必然也是他多年都不曾施展這套刀法的關鍵之所在,可惜眼前這位年輕又強橫的準聖,已讓他別無選擇,若不使出這套鬼神難擋的絕世刀法,那繼續這麼耗下去,皇甫少傑的體能,氣息,心靈,都會出現下滑的趨勢,
倘若一旦讓華千尋身處於上風優勢,那麼勝負也就沒什麼懸念可講了,必定是華千尋會戰勝皇甫少傑,贏得這場驚天動地的曠世對決,隻不過贏了此戰,也未必能突破生死玄關,踏入仙人行裏。但凡想要超凡入聖之人,
都是在與天道過招,看不透那層迷霧,死活都難以突破那到關口。
就在皇甫少傑孤注一擲,破例施展出“陰陽兩儀刀”之時,蓄勢待發的華千尋終於先動了一步,隻見他大刀闊斧,直截了當的奔著皇甫少傑而去,腳下踏著聲威浩蕩的方步,如秦皇降世一般,手持“泰阿”指天,威嚴蕩盡天下不服之人,
就在此刻,他突然揮動著手中的無形氣劍,如同操持著絕世神器,一劍劈砍向皇甫少傑,而這一劍毫無半點輕靈飄逸的感覺,就這麼橫衝直闖的劈向對方,磅薄的劍氣如山嶽一般沉重,劍招樸實無華,化繁為簡,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斬,
頓時從氣劍之上,激蕩出一道寬大而厚重的狂暴氣浪,如泰山壓頂,碾壓向皇甫少傑。此時,皇甫少傑第一次感受到壓力為何物,縱然他雙掌擰轉,無形氣刃全力招架,也斷然接不下如此浩大的碾壓之力,這一劍簡單明了,當空劈砍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