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千殤以二十七歲的年齡,傲然踏入化勁之境,對於現如今的武術屆來說,簡直可稱之為奇跡,
因為整個會場之中也沒有幾人踏入化勁,已是屈指可數,更別說功夫入竅,聚氣成罡的境界了。
當化勁之後,骨髓從稀鬆練至稠密,使其密度增加,質量變大,整個體質開始發生變化,
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初級階段,也是真正開啟人體潛能的第一步。這種境界被稱之為罡氣,
為什麼叫作罡氣,而不叫作罡勁,一字之差,這裏麵可是蘊藏了大學問。
到了這一步,功夫更加深入體內,從骨髓練入血竅,這時就會漸漸生養出玄之又玄的氣來,
氣為何物?練精而化,血液就是人之一體最為精要的物質,就像汽車需要燃油的道理,沒有燃油就不能催動引擎,
汽車失去了動力來源,也就導致不能發動,如同死物。
為何中醫與丹道理論,經常都會提到“氣血”二字,這說明氣和血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必然關係,
所謂“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人若斷氣,必死無疑。
“血竅”這種東西,為人體所蘊含的微妙元素,由中醫理論率先提出,全世界各種醫學唯獨中醫才懂得其中道理,
因為西方人崇尚現代科學,人體結構在x光的照射下,沒有任何骨骼器官可以逃過它的“法眼”,
唯獨血竅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這一點和“氣”到是具有共同之處,同樣都是無形無質,虛無縹緲,
所以西方醫學並不承認它的存在,這與文明的發展史也有很大的關係,西方文明在世界曆史上起步較晚,但近代工業革命,
導致西方人思維變革,繁衍出偉大的現代科學,其先進的理念求真務實,促使西方世界飛速發展,深深推動了人類文明對於大自然的認知,
西方科學也就當仁不讓的引領著整個世界。換言之!科學的原則,隻相信眼見為實的事物,一切隻看數據,不談虛無,
所以很多學者,就東西方文明的最大區別,做出了種種對比,得出的結論就是一句話,“東方人講究境界,西方人隻看數據”,其長短不一,各具優點。
而華夏醫學,博大精深,曆經五千多年,追溯曆史長河,能人佳話輩出,最早的醫學典籍震撼了整個世界,迄今為止,依然不可代替,
華家先祖,醫聖華佗,更是享譽中外的絕世大能,他闡述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針灸相應穴位,
便可神奇般的治愈各種疑難雜症。
而把這些古聖先賢的理論,運用到武學境界當中,方能演變成各種奇妙的修煉法門,倘若將功夫深入到各個血竅,就會生成更加玄妙的氣,
這裏所指的氣,並非人們呼吸的空氣,而是丹道理論中的“元氣”,簡直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功夫入竅,氣從心生,再聚氣成罡,灌注於手足筋脈,爆發出驚人威力,而這種威力,就不是裂石開碑那麼簡單了,握鐵成泥都不成問題。
因為這種能力早已脫離了“勁”的範疇,力量的來源從“勁”升華為“氣”,所以境界的稱謂,也從前麵的三勁變化為氣,簡稱罡氣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