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國危難(1 / 2)

大楚國建國387年,年僅二十六歲的太子楚子民繼位皇帝,改年號太康。太康元年皇帝得一子,名曰楚羽。太康十五年,皇後袁氏去世,同年皇帝楚子民娶當朝丞相之妹李氏。太康十六年又得一子,名曰楚昭。皇帝楚子民在位期間,昏庸懦弱,當朝丞相李正瑜乘機架空皇帝,獨攬大權,與其妹李氏內外勾結,勸皇帝廢長子楚羽太子之位,立幼子楚昭為太子。幸好皇帝雖昏庸無能,但有些事也看的真切,若廢長立幼則楚家之江山,必定落入李家之手,於是他暗自下決心,決不讓此事發生,大楚四百年的基業,絕不能斷送在他的手裏。

太康二十一年。某天深夜,太子寢宮內收到一條密詔:“太子殿下,皇上招你即刻入宮,此次入宮乃是絕密,請太子殿下著上陛下為你準備的素服,且小心行事,不要被人發現。”

“噢?什麼事這麼神秘,父皇竟要如此慎重?”太子楚羽問到。

“奴才不知,還請太子殿下恕罪。”

“嗯,你去吧,我即刻動身。”說完,楚羽從床上起來,點亮蠟燭。燭光映在少年柔美的臉上,俊俏的臉龐讓人過目難忘。隨後穿好皇上賜的素服,雖然不如平時穿的舒服,但這一身素服更顯少年身軀的強健與苗條。換上衣服後,便匆匆趕往皇宮寢房。

“父皇,孩兒拜見父皇。”楚羽跪拜在門前。

此時皇上正在裏麵踱步,見楚羽現身,立刻讓他進門,並示意他關好門窗。

“怎不見母後大人?”

“她今天回丞相府見她爹娘去了,正因為她回去了,朕才將你連夜招入宮內。”皇帝緊捏著楚羽的手,盯著他說到。

楚羽有些錯愕,連忙問到:“敢問父皇是何事?”

皇上示意楚羽倒上茶,喝了一口,才緩緩開口到:“當今天下躁動不安,皇宮內也是暗流湧動。都怪當年為父年輕,昏庸,娶了丞相之妹,造成了如今的局麵啊。如今丞相李正瑜在朝中一手遮天,儼然已經架空了我,太康初年追隨我的諸位大臣,不是被暗殺,就是被調往遠方,鎮守邊疆。如今我就隻剩一個軀殼了。丞相和你母後多次暗示我廢掉你的太子之位,立你弟楚昭為太子。我雖昏庸,可我還不至於不明是非吧!真是欺人太甚!你弟尚且年幼,若我立他為太子,恐怕你我父子就窮途末路了。你現在就像是一隻關在金絲籠裏的鳥兒,他們想腐化你,讓你玩物喪誌,想要輕易飛出去是談何容易。”說到這裏,皇上無奈地搖了搖頭。楚羽也是紅了眼眶。

“羽兒,為父前些年給你的太虛劍法和寒水劍法你可有觀看演練?”

“回稟父皇,孩兒謹遵父皇之命,日間觀看,夜間演練,現在已經能掌握半分了。”

皇上點了點頭:“嗯,此乃當世最厲害的劍法,短短數年,你能掌握一半已經很不容易了。”說到這裏皇上長舒了一口氣,繼續說到“羽兒,今夜我招你前來,就是為了送你出城。”

“出城?”楚羽瞪大了眼睛,很是驚訝。

“對,出城,為父想過了,雖然我在朝中被架空,但還是有不少大臣心向我大楚,他們隻是畏懼那李正瑜的強硬手段罷了,所以我在皇宮中暫且還算安全,至少他不敢明目張膽的篡奪權位。”

“可,可我出去能做什麼?我出去就能化解現在的危機了嗎?”楚羽焦急的問他。

“對,我說過了,許多位高權重的老臣重臣,都被李正瑜調往了邊疆,前朝丞相的兒子劉可凡和隨我征戰多年的振國大將軍關烈便是我最信任的人。你出城以後,即刻南下,去南海邊尋找劉可凡,向他說明如今朝廷之危,他足智多謀,讓他多去聯係老臣舊部。之後,再一路向西,振國將軍關烈在鎮守邊關,他武藝超群,你若能帶領他的人馬殺回來,那國難便可有救了。”說完,皇上已經流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