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縱馬趕往寒山寺。許無疾騎在馬上,從懷中摸出了一串佛珠。九個月前攻陷姑蘇當日的回憶浮現在他腦海中。

去歲九月初七。大明尚未建立,朱元璋的應天政權尚稱“吳”。

張士誠偽國庫門前。

攻打偽國庫的戰鬥尚未結束。大約有一百多名張逆殘兵尚負隅頑抗。他們被兩千多朱吳將士團團圍住。

隻需領兵的指揮使一聲令下,朱吳軍將士就能將張逆殘兵剁成肉泥。

許無疾沒有參與戰鬥,而是騎在馬上,看著顧寒兒蟄伏張逆偽王府兩年,冒死盜得的一份張士誠的“國帑清單”。

隻見清單上寫著““國庫存銀十八萬三千兩;黃金一萬六千兩;天佑通寶五十五萬七千貫;絲綢一萬兩千匹;夏布兩萬三千匹;冬布四萬一千匹;各樣玉石東珠珍寶二十箱。倉場存米四萬五千石;鹽一萬八千石;胡椒七萬六千斤。”

蒙元不準民間私藏金銀,元廷統治天下九十多年,江南的金銀幾乎全被搜刮到了大都。十八萬兩銀子外加一萬六千兩黃金,這在江南是一個巨額的數字。

五十多萬貫偽天佑通寶更不是小數目,運到應天寶源局去便能熔鑄成吳政權的大中通寶。

另外還有巨量的米、鹽、胡椒、絲綢、布匹......

顧寒兒、蔣瓊、王三騎馬立在許無疾身邊。

蔣瓊道:“守偽國庫的竟是張士誠的親軍。你們看,他們皆著銀盔銀甲,那是張士誠親軍的打扮。”

顧寒兒接話:“張士誠派親軍守衛他的國庫,說明我費盡心思盜來的國帑清單是真的。國庫裏堆積著大量錢財。”

眼前這支張逆殘兵中,為首的乃是張士誠帳下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號稱“無敵將”的熊天瑞。

張士誠之前給熊天瑞下了死令:國庫中藏有金銀財帛無數。爾當率眾誓死守衛。

熊天瑞望著裏三層外三層將他們團團圍住的朱吳軍,自知大勢已去......姑蘇已經完全陷落,國庫又怎麼守得住?

朱吳軍發動了攻擊,盞茶功夫後殘兵盡亡,攻占偽國庫的戰鬥結束。輪到聚財校尉許無疾出場了!

許無疾高呼一聲:“奉諭!由聚財校尉許無疾及所屬軍士查抄張逆偽國庫!其餘諸軍在外圍警戒,不得靠近偽國庫兩百步之內!違者立殺!清場!”

這是聚財校尉查抄敵產的第一步——清場。

自古財帛動人心。一旦偽國庫的大門打開。周圍若盡是不相幹的人馬,很可能發生哄搶。哄搶又有可能發展成兵變。那局麵就無法收拾了。

諸營已後退,許無疾的手下站到了國庫大門及四周警戒。

許無疾出身江南畫棟師。

畫棟師並非在大屋明宅的棟、梁上繪以彩圖的匠人,而是勾畫房屋、園林草圖之人。即後世的建築師是也。

生逢亂世,許無疾拿墨筆的手也隻能改握刀柄。

許無疾抬眼一望這座偽國庫,這是一座典型的“倉廩府庫”建築。

周時,官家貯穀之地稱“倉”,貯米之地稱“廩”,貯文書存檔之地為“府”,貯財帛之地為“庫”。

畫棟師出身的許無疾,不光在眼睛裏看到了偽國庫的鑄鐵大門,更在腦海中看到了門後甚至地下的建築結構。

這座偽國庫總體建造為“木構懸山頂”。地基可達四尺深。牆以巨石壘成,牆厚一丈。姑蘇城牆都不一定有這裏的庫牆堅固。

庫內應鋪有青石板,厚一尺五寸,是謂之“地棚”。懸山屋頂上應開有天窗,留作通氣之用,以免財帛朽爛。

巨大的偽國庫內部應被石牆隔開。分為正廒、東廒、西廒、南廒。按照宋製,正廒以鐵架貯金銀;東廒貯銅錢;西廒貯綢布;南廒貯珍寶。

他將偽國庫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柱在腦海裏拆解的清清楚楚。三年前毛疆正是看中他的這一長處,才將查抄陳漢偽庫的重任交給了他這個年輕人。

蔣瓊性子比較急,從馬鞍上取下一柄大錘,便要去砸偽國庫的大鎖。

許無疾連忙阻止:“不要妄動!”

蔣瓊道:“許爺,時辰不等人啊。砸了鎖進去把財寶一貼封條,咱們的差事就完成了大半兒!”

顧寒兒挖苦蔣瓊:“連司裏養的狗都曉得心急吃不了熱屎頭兒。聚財校尉還沒發話呢,你急個什麼勁?”

許無疾走到鑄鐵大門前,用手摸了摸門上的鎖。

這鎖形製十分奇怪,與鑄鐵門融為一體,形為八卦。上有一銅劍,分別指向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方位。銅劍上有一銀鈕,可以轉動。銀鈕下則有一個鎖眼。

許無疾向蔣瓊解釋:“此鎖名曰八子連心鎖。必須以鑰匙配合八轉密數才能打開,相傳是魯班所創。”

許無疾撫摸著八子連心鎖,又道:“八子連心鎖通常是掛在雙重門上的。這道鑄鐵門後,應懸著另一道萬斤鐵閘門。一旦誤動八子連心鎖,觸發機關,鑄鐵門內暗藏的三道鐵栓將牢牢鎖死。另一道萬斤鐵閘門也將落下。”

陰柔俊美的王三補充:“到那時,想從大門進偽國庫將難於上青天。隻能破牆而入。蔣狗熊,你看這石牆,趕得上姑蘇城的城牆堅固了!拆出個足夠搬運大批財帛的大洞,起碼得花六個時辰。”

蔣瓊將大錘扛在肩上:“咳,我也是立功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