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
這天正好是初一,這個小鎮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傳統習俗:初一、十五要上山拜祭廟宇。自從回到家鄉後,李惜每年都會在廟裏為外婆點燃一盞往生燈,以表達對外婆的思念之情。因此,這三年裏,每逢初一、十五,隻要時間允許,李惜都會準時前往寺廟祭拜。
“李惜,這邊!童童和年年呢?怎麼沒帶他們一起來啊?”說話的是李惜的發小——梅梅。
“哦,他們沒來呢。孩子們在家玩耍,旁邊花姐家的孩子一大早就過來找他們玩了。”李惜微笑著回答道。
梅梅看著李惜如今越來越好的精神狀態,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回想起三年前,當李惜被朋友送回家鄉時,整個人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令她憂心忡忡。當時,她甚至差點去尋找神婆幫忙。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惜逐漸從悲痛中走出來,心情也變得越來越好。她深知外婆的離世對李惜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但逝者已矣,生者唯有堅強地向前看,才能真正告慰逝者的在天之靈。
兩人在廟宇裏忙活了好一陣,平時她們都會約著來廟上幫著賣賣香火,因為小鎮基本都是老年人居多,所以人一多怕老人家忙不過來,她們就都會早早的來幫忙了。
梅梅拉著李惜的手臂兩人慢慢的朝山下走去,一路上梅梅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讓李惜心裏很是疑惑,忍不住開口問道:“梅梅,你這一路上到底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瞞著我?”
梅梅聽到李惜的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後低下頭輕聲說道:“其實……我是有件事想告訴你,但不知道該不該說。”
李惜看著梅梅那副糾結的表情,心裏更是好奇,連忙催促道:“哎呀,你快說吧!別再賣關子了。”
梅梅深吸一口氣,終於鼓起勇氣說道:“我跟你說啊,前天你大媽來我家了,和我媽閑聊的時候說是想給你介紹個相親對象,你知道嘛?”
李惜驚訝地叫出聲:“啊,”她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梅梅,似乎完全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李惜低下頭,其實她心裏已經不想再找對象或者結婚的事了,隻是想在這個小鎮上好好經營自己的小超市,當初回來的時候得知外婆好多年前在小鎮上買了塊地基,自建了一間門麵3層樓,回來的時候大隊書記就交給她一個紅本本,上麵落的是她的名字,因為外婆說怕她走後沒有人給她撐腰了,就給她建了一個家,讓她心裏有底氣點,李惜頓時落淚,不知道在村裏的外婆如何有錢給她置辦這些的,李惜忍不住又大哭一場。後來,李惜見外婆入土為安之後,便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向。她想起外婆留下的房子正好位於馬路邊,於是決定重新裝修一下,開一家小超市。平日裏,她與來自小鎮和鄉村的顧客們相處融洽,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她感到非常滿足和充實。
“惜惜,其實我覺得你大媽說得挺對的。你看看童童和年年,一個三年級,一個二年級,每次學校裏有活動,你都忙得不可開交。如果你能找到一個誠實可靠的人來幫你支撐起這個家庭,你肯定會輕鬆很多。而且有個伴侶陪伴著你,生活會更美好。”梅梅表達了她的觀點。然而,李惜內心充滿了矛盾。盡管她明白梅梅的話有道理,但要她主動去結識某個男人,她實在沒有那份心思了。
回到家後,李惜站在家門口就喊自己孩子“童童,童童
年年,年年”,媽媽回來了,玩會記得回家哈。”好的,媽媽
小鎮上這點還是好,不怕孩子跑丟,而且感覺孩子們挺喜歡這個地方的,每天都玩的樂不思蜀,就是學習啊,有點愁人。
李惜搖搖頭,接著給自己超市碼碼貨,這時候來人了,李惜抬頭看是自己大媽,心裏一咯噔,怕是來著不散,但來都不來,也躲不過去,便笑著說道“大媽,來買點啥,我給你拿。”
“惜惜啊,大媽來拿2袋鹽,”
李惜從櫃子下麵遞給她後也不見大媽走,反而看著她一直笑,
“孩子,大媽今天來其實有事和你說,就是咱們隊上回來了一個小夥子,歲數和你差不多,之前是在部隊裏當兵,所以親事一直沒有著落,這不從部隊轉回來了,在咱們派出所上班,這還是個公務員呢,其實他們家人挺好的,都是老實人,也看上你了,覺得你做事麻利,爽快,所以托我來問問,他們說離婚帶孩子沒什麼的,他們也會帶孩子很好,視自己親生的,你看,要不要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