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架很快將男子抬去了尚療院,亦斌忙向虤虎下了命令:“長老快帶人馬去留仙查看,妖獸是否已經出了昆侖地界。”
虤虎受令,片不遲疑。而亦斌看在褲腳的鮮血,眼前一黑,下意識抓來方才為男子準備的位置坐了下來,拇指掐在太陽穴揉搓半天,許久沒有緩過神來。等到他在睜開眼睛,自己已經在廂房的床榻上了,尚療院的醫師說無大礙,不過還是昏迷了一個晝夜才醒來的。期間劇情再發展。
尚療院廂房中
“大哥!”亦斌起身,便見到身旁坐著的三弟,感到有些意外。
“你怎麼在這裏?”亦斌恍然意識到自己身處尚療院,再問“我又是怎麼在這裏?”
“你在議事廳外昏倒了,是被士卒抬了來的,不記得也好,虧你當的是城主,怎麼隨便躺地上就休息!”毅君一手在前一手背後,像是效仿父親教訓的樣子。
“嘿喲!你小子,我一醒來怎麼就遇見你了!”說著伸手撓在三弟的肋條,毅君一下子沒了那裝出來的正經樣兒。
“行了!行了!我錯了!和大哥說正事兒!”
亦斌終於收了這製伏他的招式,瞅著嬉皮笑臉的毅君:“嗬嗬!我倒要聽聽你能給我有什麼正事兒!”
“我可告訴你,這消息你聽了當真高興!不過你看你三弟我如此關心你,而且我一來,你就回複的足以欺負你三弟了,你可是要好好謝謝我的!”
亦斌聽這話,九分覺著毅君又在兒戲,此刻掀開被子,下了床道:“要說正事兒,你大哥我可不缺,我倒也不聽了,”說著已經將衣衫穿了,抬腳準備離開。
毅君眼看大哥沒著了他的道兒,他也是憋不住話的性子,止不住吐道:“爹爹回來了!”
。。。
所謂有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說法,當真不假,宣明神遊瑤池自感三兩天的時間,凡世已是三月有餘。
亦斌一邊指責毅君兒戲,畢竟宣明回到仙居可重要十分,毅君還在賣關子,但是畢竟是同胞兄弟,亦斌也沒法子拿城主什麼的壓他,不過製毅君的法子作為哥哥的他當真是有的,兩人一路打打鬧鬧向生活圈的住處,這一番嬉鬧道也讓亦斌放鬆了不少——這算是最好的休息了。
仙居宣明一家居所
亦斌迫不及待的要與父親見麵,院門外兩步並作一步,推了院門便要進去。不知為什麼,毅君想要將哥哥抓住,阻止他這樣急切進入,沒等將他勸住。撲通,哐當當。見亦斌一個踉蹌甩了出來,白布的衫子上兩三叉的泥印。
“什麼人!”亦斌揉著胸口小腹被襲擊的地方,一邊向院子裏窺去。
“你這長脖子,這是我哥哥,宣明天師的長子!虧我道你有些靈性呢!還不如別家的大黃狗呢!”毅君向門內嚷道,現下推著毅君進了院門。
這“長脖子”想必也很分明了,那便是將宣明載回凡世的那靈鶴了,毅君叫嚷完,院子內響起一聲鶴唳。
亦斌
詢問這仙鶴來曆,得知它將爹爹從瑤池載了來,想它也是靈物,向仙鶴一揖以示感激。仙鶴當然看的明白,張開雙翅,像是鞠躬樣子前曲身子回禮。
而毅君這家夥總不是那麼老實,著實手快從大鶴的翅膀上順了一支翼羽下來,惹的仙鶴跳起來空蹬腿。
亦斌徑直向父母的居室去,毅君見哥哥離開,弄手將大鶴驅趕,追在哥哥身後。
宣明是醒著的,身子不曾有什麼大礙,醫師們隻道歸來時候高空勝寒難耐,迷糊了神智。先下精神甚好,在與人交談。兩兄弟進了來,些許對話。
“師傅!您怎麼來了?”
屋子當中茶桌上橫著一大叔,寬袍大袖,桌子下麵胡亂置著兩隻木屐,一東一西,可以想象著男人是怎麼上了桌子的。
“爹爹,虛自在長老!”亦斌見到幾月為見到的父親,心中溫暖。
“老頭子兩娃娃很關心你啊!亦斌孩兒可將這城主做得好呢!”虛自在長老不忘表揚亦斌的表現。這虛自在是仙居“巽”卦位的長老,性子散漫隨意不拘小節,倒是和毅君很莫逆,也不免有一場師徒情分。
“師傅師傅!我也很不錯啊,城主我也做過的!”
“人家是正八經的,上次要不是師傅我要試試你小子有沒有些小腦筋沒去管你,哪裏輪到你!湊什麼熱鬧!”本想討賞的毅君可是被師傅一句話兌了回去。
“切,明明是師母不在,在仙居的長老就隻有你,你到好,懶的料理,倒是我去為你擦屁股!”毅君沒好氣的道。
“嘿!怎麼和師傅說話的!”這虛自在伸腳將桌子下的一支木屐勾了過去“看我不教訓你小子。”
宣明在旁看著樂了,話說自己這老友加上毅君湊一塊兒,當真是仙居的一對活寶。
這飛木屐的招數怎能傷到人?現下那隻已經握在毅君手中。“爹爹!你看我這師傅教你兒子的招數可沒你教的上檔次呢!”說著將木屐給虛自在擲了回去“大哥給爹爹帶來了,我就先回去了,想必你們仙居的大人物的談話與我沒什麼關係。”語罷,給了虛自在個鬼臉,顛顛兒出了屋子。
屋子中,三個人。氣氛自毅君離開,忽然沉重許多。
“爹爹,風靈禦中說,爹爹隨二弟一同去了,易新現在在屋子休息嗎?”
宣明搖頭,“易新還在瑤池,好像被玄女收作門下,我記的不清晰,不過感覺不是壞事,多半其中有天機吧。”宣明撫摸自己額頭,想他也有盡力回想過,不過還是無能為力了。
“你爹爹可是天書的使者,一同帶來的有天書二卷。”虛自在說到,“暫且不說易新現在身處何處,想來神明可將天書給予你爹爹,易新的處境應該不會差。”
“天書?”毅君顯得有些好奇,“天書那樣巨大,爹爹怎麼將他攜帶?”
要說仙居建城之初,玄女賜下天書,仙居的藏經閣就是所留下遺跡,天書的內容被刻在石板上安置在經閣的地下下,地宮的規模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