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人活於世總是會有煩惱的,不然都看開了,男的全做了和尚,女的都去做了尼姑,要不就烏煙瘴氣,物欲縱橫。那活著在這世上也沒有什麼意思。”
“嗯,好了,不談這些掃興的事情了”,劍主又長舒了一口氣,“前幾日收到道一的飛鴿傳書,說要來一起過中秋佳節。我們兄弟許久未見了,你明日叫王媽去鎮上多買些菜蔬回來。我則去湖中多釣幾尾肥魚,我們好好慶祝一番。”
“是嘛,那太好了,我也挺想念道一的,就他那火爆脾氣,辭官不錯是最好的,否則不知道要惹出什麼事端來。
“我和他一個性格孤傲,一個性急如火,都不是為官之人,處於江湖之中倒也自在。”
一陣風吹來,蕩起微波,一尾魚蹦出水麵,把那湖中明月攪得細碎。又快飄蘆花了,劍主把摟著柔柔的雙臂又緊了緊。
且說第二日,劍主早起洗漱完畢之後粗略吃些早點,便穿上蓑衣,帶著葦帽去湖邊釣魚。早上霧大,穿著蓑衣可以免受水汽侵襲。時值中秋,洪水少以致湖水清澈,魚可以吃的食物變少,故此時魚肉勁道而且非常好釣。不到一個時辰,劍主便釣了三頭肥鯉,四條鱸魚,還有一條不大的草魚。此時日上一竿,劍主有些倦了,便收起魚竿將那條個頭小的草魚放歸湖中,提著魚簍沿著林中石徑回了蘭江別院,將魚簍置於院中水潭裏,用草繩係在岸邊的石頭上,這樣魚既遊不出又死不了。
劍主入了書房,從香爐中抓了一把香灰抹在手上,將手上的腥味除去,洗盡。丫鬟巧兒早已經將茶沏好放在桌上。劍主押了一口茶,便開始誦讀佛經。此時已經中午,陽光射進書房,微風送來院裏一株桂花樹所散發出的奇異的桂花香味,讀了一會劍主有些困倦了。其實劍主隻是偶爾才看些佛經,從前專注於儒家經典,後來師父又叫自己多讀些老莊。但是現在劍主看來,儒家的規矩太多,過於執著會固於一個“苦”字,而老莊有太過散漫,若過於執迷,最終迷失自我,至於佛家,是那年自己重傷南返,路過少林寺與少林方丈了塵大師坐而論道之後才讀的。都說佛法廣大,可是劍主卻覺得不過是勸人不執著於欲,不執著於念,不執著於物,既求一個“空”字,難免有些不近人情。故劍主綜合三家結合自己的體悟,最終確定自己所求的是一個無悔,自在的真我。如此想來,劍主便覺得那些三教大德竟不如自己身邊的一個女子更懂得人世。想到此,劍主心想,柔柔應該和王媽說了去集市多買些菜蔬的事了吧,不然怎麼一早就不見人影。
遠處傳來雞鳴,已是午時了,夾雜著幾聲狗吠,那是王媽家養的牲畜。王媽是劍主從遠處村子請來的傭人,劍主出資為其蓋了幾間瓦房,將其一家人遷來。王媽負責日常用度,王老漢負責田地,兩個兒子,大兒子喚作大寶,負責外出采購,二兒子二寶年紀尚小,權作蘭蘭的玩伴,一家人皆老實本分。劍主擔心住的近了,相互打擾,便把王媽一家安排的遠一些,約二裏地。不曾想這雞鳴狗吠之聲還是傳了過來,不過在這秋日涼爽季節,天高地闊,聽著悠揚,倒也使人暢快,若是離得近了,屎臭相聞那是自己絕對無法忍受的。
幾聲馬嘶把劍主從思緒中拉了出來,緊接著是隱約的馬蹄聲,劍主運用耳力,仔細聆聽,聽得一前一後兩匹馬,馬蹄聲稍顯淩亂,想必是趕了許久的路。劍主猜出是自己的兄弟道一來了,喜形於色,放下佛經便跑著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