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86章 宮廷的規矩(1 / 2)

清晨起來的時候,明媚的春光透過車窗的細紗簾照了進來。車窗外的罩板,此刻早已經被宮娥們打開。在些借機說一下“華夏帝國”的女官製度,在宮廷裏並沒有什麼太監之類的人物。全部是女性的女官,多數都是麵向社會招聘的,但經過盤根問底之後的宮娥。

還有是一些是來自盟國的貴族以及君主的女兒們,她們在裏除過學習“華夏帝國”的宮廷禮儀之外,更多的希望顯然是能夠接近“華夏帝國”的皇帝陛下趙伏波。可以這樣說,女兒成了“華夏帝國”的王妃,那麼自己的地位立即就會提高。

就好像法蘭西帝國與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兩位皇帝陛下一樣。曾經教皇在歐洲造成的戰爭局勢,讓他們兩個國家感覺到非常、非常的麻煩。

為此路易九世甚至親往的了埃及,結果被趙伏波打的大敗而歸。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與兒子亨利也大打出手,這些都不能不說是一幕幕的悲劇。

不過法國皇帝的女兒綺麗爾是趙伏波的皇後,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女兒艾麗莎是趙伏波的皇妃。那麼現在,教皇可以管臣民們的心,但卻已經不能幹涉皇族內部的事情。就算是加冕之類的事情,也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

不是英諾森四世教皇不想有所作為,而是“華夏帝國”的皇帝不允許。另看他此刻占領了君士坦丁堡那麼大的地盤,可他的附近,多數都是阿拉伯異教徒。“華夏帝國”的皇帝一個不高興,給那些阿拉伯人的武器稍稍先進一點,那恐怕隻好再打一次宗教戰爭了。

說起來,有了廣闊的自己的地盤之後,英諾森四世教皇變得安份了許多。尤其是當他聽說了扶桑異教徒的遭遇之後,他一本正經的向所有的基督徒宣布,那些異教徒都是魔鬼的化身。

“華夏帝國”的皇帝作為正義的使者,把他們全部消滅那是為了全世界的基督徒造福的行為。並宣告在所有基督徒控製的範圍之內,發現一個扶桑人,就殺一個。對於魔鬼即沒有必要憐憫,也不必要審判。直接殺死,就是對上帝的奉獻。

這當然是一種相當虛偽的表現,因為這時的扶桑人還一個都沒有去歐洲。那就更談不上什麼追殺了,但問題在於所有的黃種人,沒有“華夏帝國”的身份證,那就是魔鬼,在基督徒的世界裏就不會有他們存活的可能。

同樣的原因,趙旭與蒙古人同樣被宣布為魔鬼。至於欽察汗國的蒙古人,則因為協助“華夏帝國的皇帝——神州大帝”,清除了邪惡的扶桑人,表示他們與魔鬼的區別,並不在追殺範圍之列。

那麼試想想看,作為“華夏帝國”的敵人,基督徒不歡迎要追殺,阿拉伯人不歡迎要追殺。大概全世界除過非洲的食人部落歡迎之外,再沒有什麼他們可以容身的地方。食人族的歡迎,不過是當成人豬而已。許多先前“華夏帝國”的敵人們,就被送到那兒,直接進了五穀輪回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