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香蓮與趙旭在月夜的星空之下,“互吐衷腸”的時候,在距離哈勒合林不到100公裏的夜幕下,趙伏波同樣與一個女人在互訴衷腸。
來的不是別人,恰恰是舒鈺兒!
作為“華夏帝國”的正宮皇後,舒鈺兒是打著勞軍的幌子來的。不過她真正的意圖,並不是來勞軍,同樣也不是思念趙伏波了。而是作為“華夏帝國”的皇後,她是來領“兒子”的。
趙旭有個兒子,這個消息從哈桑那兒傳遞到了台灣城,一聽到這個消息舒鈺兒就再也坐不住了。她是三娘教出來的,專門為了當掌家的識大體的姑娘。
無論趙旭再做過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他的兒子依然是“華夏帝國”皇族的骨血。將來當不當“華夏帝國”的皇帝都是另外一回事,但她不會讓這個孩子流落在外。
趙伏波破天荒沒有與他手下的將領們,坐在一起聊天,看看士兵們撲擊為樂。又或者說組織起一場球賽,讓大家都放鬆一下。事實上一路之來的戰鬥,實在算不上緊張。與去年他在蜀地率領“華夏羽林軍”與親王忽必烈的30萬大軍決戰,緊張程度實在是不能比的。
此刻他與舒鈺兒坐在列車尾部的,被一個小火車頭拖著的,“華夏帝國”皇後的鸞駕。黑色的車廂裝飾著火紅色的,如同火焰一樣的鳳凰的紋飾。看不出來平時賢良淑德的舒鈺兒,居然會喜歡這麼激烈的圖案。
“當家的,依你所想,我們該拿這個孩子怎麼辦呢?你知道,他……”
舒鈺兒當然不是怕當媽媽,也不是怕教導孩子為難。如果說趙伏波從馬丁那兒學到了真正的“帝王之術”,那麼舒鈺兒學到的就是教育的本領。
她擔心的是,趙伏波的皇後、皇妃數量眾多。雖然不是他喜歡拈花惹草,但數量實在是不少。而且將來孩子的數量肯定也不會少。那麼如果收養了趙旭的兒子,自然會是老大。就算趙伏波的妻子們趕快生,最少也得小半歲左右。
曾經宮紫的小丫頭琳達,別看年紀小,倒是心眼一點也不少。雖然“華夏帝國”未來的皇帝,並不是誰是長子誰來當。而是老皇帝退休,皇子們則必須經過從軍、從政的經曆之後,才有機會在老皇帝退休之後,競選新的皇位。
但排行在有排行大的好處,早從軍、早從政,最積累自己的民心。
皇帝也選舉,這件事有些好笑。便卻可以有效的避免,往往會血淋淋而又勞民傷財,使官員們拉幫結派的奪嫡之戰。畢竟,官心易得,民心難違!
“那有什麼,外宗正司裏的孩子們不都在皇家學院裏學習,這個孩子一樣要去那裏。我們把他好好養大就是,無論他父親做了什麼,像馬丁老師所言,孩子總是無辜的!”
原本趙伏波是真的要殺滅金、蒙、遼、夏等等族裔的。之所以後來網開一麵,轉而把其驅趕到中亞地區,同時以消滅其民族文化為目標的“消滅手段”。這全都是馬丁以及女兒師雪容的功勞,除過消滅的徹底性考慮之外,更重要的是這樣看起來更加人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