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科舉舞弊(1 / 1)

說回來,陳景彥等人給人傳遞的條子,不是請求考官錄取自己,而是輾轉替其他考生傳遞的。這些考生也不知道拐了幾道彎,才搭上關係讓陳景彥這樣的公子哥兒把條子遞進去。同樣,陳景彥等人也是不知道拐了幾道彎,才認識這些拜托自己辦事的考生。

他們很可能從中沒有獲得什麼好處,但在條子滿天飛的環境下,這樣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隻是沒有想到,鹹豐皇帝下定決心要整頓科舉考試,他們就隻能怪自已撞到槍口上了。

鹹豐皇帝對陳孚恩積極主動的態度還是滿意的,下旨將陳景彥革職,審理徹查。陳孚恩對兒子所做的一切並不知情,應該受什麼處分,按照正規渠道辦理即可,但是不用退出專案組。舞弊案有關陳景彥的部分,陳孚恩必須回避,但相信陳孚恩會秉公辦理其他內容,不用回避。

有鹹豐皇帝的鮮明態度,有柏葰的前車之鑒,舞弊案繼續推進。相關遞條子的人,紛紛逃出了北京,很快就被得到通知的當地官府捉拿歸案。

程炳采被斬首,副主考程庭桂按律也該斬首,但鹹豐皇帝看在他兒子剛剛被斬首的分上,法外開恩,將程庭桂革職,發配到新疆去效力贖罪。

據說發配的當天,陳孚恩還去給程庭桂送行。陳孚恩哭著拉著程庭桂的手說:“沒有保住你兒子的命,很對不起你!”程庭桂回答:“我的命能保住,就已經很不錯了。”

傳遞條子的相關人員熊元培、李旦華、潘敦儼、潘祖同、陳景彥都被革職,發往新疆效力贖罪。同考官鄒石麟為平齡更改朱卷,被革職,永不敘用。

餘汝偕等十二名試卷有問題的舉人,並同考官徐桐、鍾琇、塗覺綱、何福鹹,對讀官鮑應名等人,都按照程序先後受到處理。最終,順天科場舞弊案總共懲處九十一人,其中斬首五人、流放十人、革職七人、降級調用十六人、罰俸三十八人。

如此嚴重的處罰,讓滿朝官員大驚失色。柏葰死後多年,他的門生故舊,沒有一個人敢去祭奠他。很多官員還因為沒有被委派為考官而覺得委屈,案發後都暗自慶幸。的確,在普遍違規違法的大環境下,人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順天科場舞弊案完結後,科舉考試立刻紀律嚴明起來。這個案子一直拖到鹹豐九年的上半年,才陸陸續續處理完所有事情。當時正值全國的會試,考官們再也不敢攜帶家人進入考場,凡事親力親為,嚴格按照規定執行。

考生入場時,監考的官員格外認真地給每個人搜身,一個紙片、一個字都不讓攜帶進入考場。通關係、走後門的情況不能說杜絕了,但變得非常隱秘。考官們都親自閱卷評判,看到條子就像老鼠看到貓一樣,躲得遠遠的。

《清史稿》評價這個案子說,“科場清肅,曆三十年”。從鹹豐九年到清朝滅亡,再也沒有爆發過大的科舉舞弊案件。柏葰的死,換來了三十年相對公平公正的科舉環境,也算是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