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安存孝帶回來的消息,讓李璛並沒一早就去常誌平落水的案發現場,而是和馬三寶交代寧商署招商大會的待辦事宜,包括長對聯,18先公布上聯,同時趁機公布招商大會規則,如果有人想出對聯就商百兩,如果沒有人對出下聯,三日之後,競品代理權的之前再公布下聯。
李璛一番安排之後,府中下人稟報,說都察院左都禦史高剛峰以及刑部尚書程若恩一同前來求見。
李璛讓人先將二人請到大堂稍作休息,自己稍後便來。
高剛峰的性格前文提過,這位亓德宗年間的進士,自他踏入仕途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不是一帆風順。
早年間,他在閩越擔任道教諭,而後,他開始了自己的知縣生涯,從江東道到江南道,他遍曆各地,深入了解民情,他勤政愛民,公正無私,深受百姓愛戴。
之後高剛峰曆經過州判官、工部主事、吏部主事等職位,而升任豐州知州,終成為一方大員。
在紹隆3年的春天,時任豐州知州的高剛峰再次站在了朝廷的風口浪尖,向紹隆帝上折,奏道:“望陛下於良字行內遴選太祖諸孫有賢德者,視秩親王,以待皇子之生,退處藩服。”
這不久之後,高剛峰被一紙調令召回京都,被任命為右僉都禦史,開始了他在都察院的職業生涯,之後曆任右副都禦史、右都禦史等。
紹隆15年左右,因右都禦史空缺,朝堂主戰派和主和派為此職務爭鬥不休,而最終高剛峰作為中立的第三方勢力,被紹隆帝擢升為左都禦史,成為都察院的總憲,掌管都察院事。
而這位刑部尚書程若恩,在朝堂上下同樣引人矚目,程若恩出身書香門第,其家族在亓興宗、徳宗、惠宗年間,在朝野上下都享有極高的聲望,據記載,程若恩的家族曾經“一門七進士,九鄉榜,為邑之冠,稱望族”。
而程若恩的父親曾經是亓興宗末年的探花,才華橫溢,後來更是官至工部右侍郎,在這樣的家族熏陶下,程若恩自幼聰慧過人,而後考入國子監。
順統二年,程若恩通過拔貢考試,憑借其卓越的才學脫穎而出,被授予吏部七品主簿的職位,次年,程若恩參加了朝考,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一等,而後升任工部主事。
在之後的歲月裏,程若恩曆任戶部郎中等職務,程若恩善於觀察時局,因此,他得到了時任文德殿大學士張楚洲的賞識和提拔。
在文德殿大學士張楚洲的賞識和提拔下,程若恩先後擔任內閣中書、通政副使、鹽鐵使等重要職務。
程若恩其人工作勤勉,朝野上下,整體官聲,實際上還是不錯的,然而,紹隆8年,程若恩因殿前失儀,觸怒了紹隆帝,被降三級留任,這對於仕途上升的程若恩來說是無疑一次沉重的打擊,而後程若恩便借母親年邁為由,辭官返鄉侍奉母親。
紹隆15年,母喪服除後,程若恩重新回到了京都,尋求重新入仕為官的機會,經過多方打點安排之後,終於有大臣上疏進言道:“程若恩才練識明,在外數年,多所閱曆,儻仍入直樞廷,必能有濟。”
不久之後,紹隆帝便任命程若恩以正二品資德大夫的頭銜署理兵部左侍郎。
紹隆16年初,也就是今年年初程若恩正式升任刑部尚書,成為了朝堂中的一位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