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好初中物理
1.培養興趣、了解研究範圍
為什麼水總是從高處流到低處?為什麼鐵塊沉入水中,而同樣用鐵製成的輪船卻能浮在水麵上?為什麼望遠鏡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為什麼電視機能顯示圖像,播放聲音?這些發生在我們周圍的許多現象都屬於物理現象。要想解釋這些現象,首先應學好物理學。
物理學就是研究物理現象的科學。物理學的研究範圍大致包括:力的現象、光的現象、熱的現象、電磁現象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的運動變化等等。
2.仔細觀察、重視實驗
瓦特坐在爐邊看水蒸汽冒出,改進了蒸汽機;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蘋果落下,歸納出萬有引力定律。物理知識都是從物理現象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因此,注意觀察物理現象對學好物理有重要意義,尤其是課堂上教師演示的實驗和同學們自己動手做的一些小實驗,更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多提幾個“為什麼”。課下可以自己設計與所學內容聯係密切的小實驗,自己做一做、試一試,以牢固掌握物理知識。
3.掌握雙基、注意學習方法
學好物理必須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律。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而不是死背定義、公式,隻記住結論。在理解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要力求理解前人是用什麼方法,經過怎樣的思考來探索這些知識的。這樣,我們就能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逐步懂得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在學習中,同學們不要片麵,孤立的掌握知識,要注意知識間的橫向、縱向聯係,掌握這些知識。
4.學以致用,培養能力
我們學習物理知識,是為了將所學知識用到實際中去,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例如前麵提到的“為什麼水總是從高處流到低處”,就是因為它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現在我們已經利用這種物理現象建成了水力發電站。
搞好理論聯係實際,可以使我們靈活掌握知識,還可以培養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什麼要進行測量
在觀察、實驗和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比較距離的遠近,物體的輕重,時間的長短,溫度的高低,電流的強弱。靠我們的感覺器官來判斷,很難精確,而且有時會出現錯誤,所以要得到精確的數據;必須使用測量儀器進行測量。
同學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還會知道,測量在物理學中十分重要,我們學習物理首先從學習測量開始,而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
怎樣進行長度的測量
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測量時應先確定一個標準長度,用標準長度去量被測物體,才能得出被測物體的數值。這個被確定的標準長度叫做長度單位,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常用單位還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們的換算關係是:1千米-103米,1分米-10米,1厘米-10-2米,1毫米:10-3米,1微米10-6米,其次要正確使用刻度尺,最後要正確記錄測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