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1 / 3)

在宣言中,兩國領袖闡述了一係列民主的原則,表示反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和擴張。他們宣布:在最終摧毀納粹暴政以後,兩國希望見到這樣一種和平,以使一切國家的人民得以在自己的國境以內安居樂業,保證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可以終身無所恐懼、不虞匱乏的生活。

當1940年6月納粹大軍橫掃西歐時,英國被迫退守孤島。鋪天蓋地的德國飛機持續轟炸,德國潛艇不斷襲擊在公海上航行的英國商船,與此同時,意大利開始大舉進攻英國在北非的殖民地。在英國處境最艱難的時刻,1940年9月2日,美國與英國達成協議,美國將50艘超齡驅逐艦轉讓給英國皇家海軍,以加強它的海上護航力量,英國則把大西洋上的8個海空軍基地租給美國使用,為期99年。這項協議鼓舞了英國士氣,邁出了美英戰時合作的第一步。

以後,更多的美國飛機、坦克、大炮和軍艦經大西洋抵達英國,交給英國的戰士,與德意軍隊作戰。到1940年底,英國又麵臨新的問題,購買美國的武器耗盡了他的黃金、外彙儲備。英國再次陷入山窮水盡的境地。

12月8日,丘吉爾首相給羅斯福寫了一封長信,坦陳英國的困難,要求羅斯福考慮以新的方式來援助英國。

羅斯福知道,一旦德國征服英國,它的龐大的戰爭機器很快就會轉而對付美國。他想出了租借援助的方式。為了說服美國人民支持這個辦法,12月17日他接見了美國記者,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假如我的鄰居失火,而我家裏有一個澆花用的水龍帶,要是讓鄰居拿去接上水龍頭,我就可能幫他把火滅掉,我怎麼辦呢?我不會在救火之前對他說:“老兄,這條管子我花了15元,你得照價付錢。”那麼我怎麼辦呢?我不要15元,我要他在滅火之後還我水龍帶,就是這樣。

經過羅斯福的努力,1941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英國、中國等反法西斯國家成為第一批得到租借物資援助的國家。隨後,美國又在大西洋上為來往北美和英國之間的船隻進行護航,阻止德國潛艇的襲擊。事實上,美國與德國已經不宣而戰。9月,美國驅逐艦與德國潛艇首次交火。

美英之間合作的全麵展開為國際反法西斯大聯盟的建立鋪平了道路。而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蘇聯參加對德作戰,為國際反法西斯大聯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美英蘇三大國的合作創造了前提。

對於丘吉爾和英國來說,蘇聯參戰是極大的支持和鼓舞。在孤軍奮戰一年後,英國現在有了並肩作戰的盟友。丘吉爾當即向世界宣布:“我們將要對俄國和俄國人民進行我們能夠給予的一切援助。”

1941年7月12日,英蘇兩國在莫斯科簽署《關於在對德作戰采取聯合行動之協定》。規定兩國盡一切可能在對德作戰中相互提供援助和支持,決不與德國單獨媾和。英蘇同盟形成。

美國也表示支持蘇聯。在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三天,羅斯福宣布,美國將援助蘇聯。美國國務院也認為:“任何反希特勒主義的鬥爭,任何反希特勒主義的力量的團結,不論其由來如何,都會加速當今德國統治者必然敗亡的進程。從而促成我們的國防安全。”

然而,一些美國人對蘇聯能否抵抗納粹大軍的瘋狂進攻表示懷疑,他們認為俄國戰場難以維持3個月。這樣,羅斯福難以下決心向蘇聯提供大規模援助。7月21日,他派遣他的顧問霍普金斯訪問蘇聯,以了解那裏的真實情況。

斯大林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多次與霍普金斯進行坦率的長談。斯大林首次透露了蘇聯軍隊的真實情況,稱蘇聯現在擁有2.4萬輛坦克,約60個坦克師;各類飛機約2萬架,並且能以每個月1800架的速度生產新式飛機;蘇軍現有260個師,其中前線部署了240個師,估計可以再動員350個師。之後霍普金斯在給羅斯福的報告中稱:“斯大林所透露的有關蘇軍實力的這些數字,大大高於我們的估計,希特勒也未必掌握這些情況,否則,他就會在入侵俄國之前三思而行了。”

在會談中,霍普金斯向斯大林問道:“蘇聯目前最需要的軍事物資是什麼?”他原以為斯大林會說飛機或坦克,但斯大林卻說:“我們所需要的第一是高射炮,第二是用於製造飛機的鋁……隻要給我們高射炮和鋁,我們就能打三四年。”之後他又堅定地說:“德國人今年拿不下莫斯科。”

霍普金斯在報告中評論說:“我相信他的話,如果斯大林擔心失敗迫在眉睫,他決不可能在要求援助的清單上把鋁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我對這條戰線深深信賴,這裏的士氣特別旺盛,對勝利充滿了信心。”

在大西洋會議上,羅斯福、丘吉爾聽取了霍普金斯的訪蘇報告。之後,他們認為,現在是向俄國提供大規模援助的時候了。

10月1日,美英蘇三國代表在莫斯科簽訂《對俄國供應第一號議定書》。議定書規定:美英從1941年10月2日至1942年6月30日內每月向蘇聯提供400架飛機、500輛坦克和其他軍用物資,並承擔其運輸義務。三大國的合作由此正式建立。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參戰。12月22日,丘吉爾一行來到華盛頓,商討進一步加強英美戰略合作,與羅斯福總統第二次會麵。他們共同擬定了《聯合國家宣言》,並征求了中國新任外交部長宋子文、中國駐美大使胡適和蘇聯駐美大使李維諾夫的意見。

1942年1月1日清晨,羅斯福坐在輪椅上來到丘吉爾住的房間,將宣言最後文本交給丘吉爾閱覽。丘吉爾一看,文本的標題赫然寫著《聯合國家宣言》幾個大字,無比欣慰,立即表示讚同。

之後,丘吉爾親自推著羅斯福總統的輪椅,一起前往羅斯福的書房。他們看到李維諾夫大使、中國外長宋子文已在那裏等候。幾分鍾後,羅斯福、丘吉爾、李維諾夫、宋子文分別代表各自政府在《聯合國家宣言》上簽字。宣言規定,各國保證用其全部的軍事和經濟的資源對軸心國作戰,決不單獨與敵媾和。

簽字完畢後,羅斯福從酒櫃中拿出一瓶法國香檳,為每位客人斟了一杯。眾人為聯合國家的團結、為戰爭的勝利幹杯。之後,丘吉爾意味深長地說:“我們靠宣言並不能打贏這場戰爭,但是它說明了我們是怎樣的人,以及我們的作戰目標。”

翌日,另外22個國家的大使來到美國國務院,以英文字母為序分別在宣言上簽字。

國際反法西斯的大聯盟從此誕生了。

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使戰爭的形勢發生變化,是二戰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並為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