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創造(1 / 2)

2167年,代號“恒星”的基因重組計劃取得成功。通過基因重組獲得強大的自愈能力,抑或將惡性的癌細胞隔絕,轉化,甚至可以方便的令衰老細胞新生,從而使得人類的壽命得到了極大的延長,並且在一定的基礎上徹底同化自身所擁有的基因血脈,經過大約三十年的普及和發展,基因技術變得更加方便,由一種高端醫療技術深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用於治療或者修複皆異常快捷。從此,人類主宰了自己的生命。

可是,主持此項目的聯合國首席教授艾斯克在計劃成功的當夜就陷入沉睡,在回憶景像中艾斯克教授很欣慰,嘴角微著笑容,這個慈祥的老人像是人生停留在此刻一樣,看著深邃的黑夜,滿足的閉上了眼睛,後來,教授的學生迪天無意中在教授的電子記錄儀中找到這樣的話。

“毀滅與創造,是輪回的定律,當事物達到巔峰之時,迎接的不是勝利就是滅亡。”

之後迪天將艾斯克教授的遺體冰封在基因皿裏,一邊追查教授陷入沉睡的原因,一邊重新研究基因重組的二次變異,希望可以在此項技術中找到複活自己恩師的方法。

由於基因技術的成功,生命的延長使得科學家們有著大量的時間去完成自己的理論,知識的突破、積累。讓全息通話、空間立體轉換、質子炮、立體成像、新能源量化等等一係列新潮科技將時代發展整整推快了近50年,之後的時光裏,迪天也憑借著強大的科技天賦,引發了整個科技界的大地震,基因移植、航天戰艦的問世使他徹底的引領了科技變革。可是在成功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和秘密,隻有迪天自己知道此時的自己在生命和曆史長河裏掙紮徘徊。

新技術和新發明層次不窮,人類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的爆發性突破令整個人類社會進入了科技大爆炸時代。

彼時,聯合國召集全球所有科學家教授和博士,發布建立KJ聯盟的決定,並在在全球修建實驗室,各地能源共享實現全球科技化,並將總部定於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處。

2200年,地球人口急劇增長。由迪天主導的大型浮空反映能量體成功問世,之後聯合國總部大樓用此技術懸於KJ聯盟的上空,整體建立世界主導中心,並且將研究重心放在星際航行上。

2215年,集結全球所有的科學家,共同開發的“方舟”計劃終於取得突破。大型星際航空戰艦“方舟”以空間跳躍的方式,大大縮短了星際航行的時間,使星係間通航成為可能。很快,星際戰艦頻繁的運用於星係開發和星際航行中,鎖定適應生命存在的環境,並最終實施大規模的建設活動。初步成功後,人類繼續建設了更為龐大的“方舟二號”。方舟二號是人工製造的星體,以近乎行星的方式運轉。自此,太空生存和移民已不再成為問題。

可就在方舟計劃塵埃落定之時,各地的實驗室頻頻發生爆炸事件,聯合國理事會決定由迪天負責解絕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