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1 / 2)

夕陽西下,華山之巔兩道身影筆直矗立,淩厲之氣直衝雲霄,宛若兩把絕世神劍,在夕陽中散發著屢屢神輝。“癡兒,人力有窮,人的一生除了武學,還有很多美好之事,你又何必。。。”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望著站在身邊的一個中年人道。中年人身姿挺拔,渾身充滿一股淩厲之感,本是空洞的雙目因老者的話語,有了些許漣漪。半響,中年人臉色一白,一聲悶哼自口中傳出,似是極為痛苦,搖搖頭,看著日漸蒼老的老者,歎道,“師傅,我不會放棄,如果武學不能更進一步,於我而言,活著又有何意義。”淡淡的話語卻有一種令人側目的淒涼與不甘。中年人向著老者緩緩跪下,道“師傅,二十年前你收我為徒,待我如父。我知你平生意願就是突破後天,將華山武學發揚光大。然而因抗日留下暗傷,藥石之力終是有限,自此與先天無緣。徒兒雖有些悟性,但卻錯過學武的最佳時段。不過,人生如劍,寧碎不彎。”三拜九叩之後,中年人起身便往山下走去,筆直的身影,充滿蕭瑟。。。中年人本是一個孤兒,自名“石頭”,自小吃百家飯長大,十六歲時義務教育結束,開始在社會上混跡,直到二十幾歲仍是一事無成,機緣巧合之下被老者收為徒弟,老者自稱師承華山,祖師姓風,老者也是一個孤兒,但自幼被其師傅收入門牆,賜名風立,意為自立自強。風立收石頭為徒後,將其視如己出,悉心教導,隻為自身武學得以傳承,自此石頭與老者隱居深山,苦練華山絕學。石頭悟性極佳,然而學武之時經脈已經定型,雖有珍貴藥石相助,但終是與風立一樣卡在後天巔峰,不得寸進。五十年後,依舊是華山之巔,石頭已是滿頭蒼發,在他身旁戰著一個二十左右的小夥子,麵目清秀,滿眼不舍的道,“師傅,您的決定無法改變嗎?如果不衝關,至少還有十年。。。”石頭搖搖頭,歎道“五十年了,我也有了自己的徒弟,武學得以傳承,本該欣慰養老,但我師傅的願望還需要我最後一搏。”說完,石頭席地而坐,運起滿身內力,全力衝擊任督二脈。小夥子登登登後退三步卻是禁不住石頭外放氣勢的壓迫,滿臉駭然,自成為石頭徒弟,他從沒見過石頭全力發功,此時的石頭在他眼中宛若一柄劍氣衝霄的神劍。忽然,狂風四起,烏雲遮天蔽日,一道紫色閃電向著坐在山巔的石頭斜劈而下。“哢!”“轟隆隆!”石頭仰天噴出一口鮮血,雙目中卻滿是堅毅,望著天空道“我不會放棄,雖然。。。咳咳。。。徒兒,人的一生除了武學,還有很多美好之事,華山絕藝你須傳承下去,但不要學我。。。”說完石頭滿臉不甘的閉上了雙目。“師傅!”小夥子向石頭撲去,一聲悲吼如杜鵑啼血。正在這時又是一道更加粗大的紫色閃電劈中了石頭,在小夥子目眥欲裂的眼中,化為灰燼,又是一陣風,灰燼也自天地中散盡。。。。。。。。。。。。。。。。。。。“石中玉。。。石中玉起來了,如此疲懶,何時能學有所成!”一個二十多歲,國字臉,身形魁梧雄壯的男子在輕搖一個躺在床上的少年,少年十歲左右,清秀俊美,此時已經到了晨練之時,顯然這個少年在賴床。緩緩睜開雙眼,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滿是無奈與不滿的大臉,轉頭打量四周,滿屋都是實木家具,窗戶、帷帳、床鋪連眼前之人的穿著都充滿了古意,“這是哪裏。。。”石頭坐了起來,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卻是一個小孩的身體,頓時滿腦子疑惑。正在這時,腦中一陣刺痛,一段記憶緩緩流出。。。

三天後,雪山派演武場。石頭靜靜的站在一角,望著場中練劍的雪山派弟子,眼中卻充滿了複雜,“竟然重生了,還重生在金庸寫的《俠客行》的世界中,成為了那個令人唾棄的石中玉。。。不過,這樣以來。。。”石頭握緊雙手“憑借這幅天縱之資的身體,恰好學武的年齡,我與師傅的夢想定然能夠實現。”石頭抬起頭望向雪山派附近的雪山,雪山終年被雪覆蓋,純淨潔白,直插雲霄,“那麼,從此以後我便是石中玉。。。全新的石中玉。”“雪山派祖師生**梅,是以劍法中夾雜了不少梅花、梅萼、梅枝、梅杆的形態,兼古樸飄逸而有之。梅樹枝幹以枯殘醜拙而貴,梅花梅萼以繁密濃聚為尚。劍招有時招式古樸,有時劍點密集,劍法一轉,便見雪花飛舞之姿,朔風呼號之勢,出招迅捷,宛若梅樹在風中搖曳不定,亦有塞外大漠飛沙、駝馬奔馳的意態。雪山劍法共七十二路,玉兒,你要勤加練習,方對得起你父母‘黑白雙劍’的名頭。”封萬裏望著眼前身姿筆直,滿臉堅毅的石中玉,滿意的點點頭道。自那日叫石中玉起床,石中玉突然陷入昏迷之後(石頭融合石中玉記憶),石中玉便再也沒有需要他早起叫其起床,每天站樁、蹲馬步,熬煉身體,勤奮不已,臉上也沒有了往日的輕慢、嬉笑,整個人好像是突然之間就長大了,但封萬裏也沒有多想,隻要教好這小子就行,他不是個什麼事都多想的人。石中玉衝著封萬裏點點頭,繼而卻麵向雪山,開始蹲馬步,並沒有一般這個年齡的孩子該有的興奮與天真。封萬裏不解,自己說要叫他劍法了,怎麼這孩子不看著我演練劍法,反而又開始蹲馬步呢,想到這裏,封萬裏便拍拍石中玉的肩膀,“孩子,怎麼,不喜歡學劍嗎?我要開始演練雪山劍法了,雖然不能說比你父母的師承的武學更好,但也是不可多得的絕學。”石中玉沒有轉頭看封萬裏,隻是淡淡的道,“多謝指點,但。。。我有自己的傳承。”說完便不再理會一旁的封萬裏,開始專心的蹲馬步。蹲馬步是華山武學的基礎,要想修得內力,起初就需要打熬身體,增加自身氣血,晚上再靜坐練氣,順其自然的感受到氣感,最後才會習練內功。雖然第一天就有了氣感,但這是這具身體本身資質太好,想要登臨巔峰,石中玉還是決定先打熬身體再說。況且石中玉身有傳承自華山的絕學,自然不會再去分神學雪山派的武學,‘學而不精,終成平庸’這個道理,石中玉自然是明白的。就這樣,在外人眼中,石中玉十分另類的學武之路開始了。半年後,依舊是演武場,封萬裏望著依舊在站樁、蹲馬步的石中玉,內心十分鬱悶。當初石清夫婦將石中玉托付給他,拜他為師,他曾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將雪山派絕學盡數傳授,可現在,石中玉根本不學他的功夫,倒是每天不管什麼天氣,雷打不動地熬煉身體,“到時候我該怎麼跟那兩口子交待,哎。。。”封萬裏歎了口氣,便不再理會石中玉,這半年他每天都會來演武場,期待石中玉能回心轉意,但他注定失望了。“近日白師弟曆練將要歸來,還得了一個‘氣寒西北’的稱號,我身為師傅的大弟子,雖然不該與師傅之子爭名,但武學可不能拉下。”封萬裏想著自己的事,搖搖頭,走了。夕陽西下,石中玉緩緩收功,“打熬身體已經足夠,前世用了兩年,現在卻僅僅半年,這具身體的資質果然極好,今天就開始正式習練《紫霞功》,以後白天練劍,晚上便開始練內功,今年才十歲,石中玉,將來你一定會站在整個武林的巔峰,就是你那個擁有大氣運的弟弟,也不行。”石中玉心中想著,腳步不停的走向自己的房舍。吃過晚飯,石中玉盤坐在床上,五心朝天,“《紫霞功》啟於《易》理,源於無極圖,無極為圖,一分為二成陰陽;二分為四陽中陰。陰陽互相轉化,互相依存,對立而又統一,即以說明宇宙萬物化極變之理,也以此闡述武理與功法,上應天象,下應地物。”石中玉回憶著有關《紫霞功》的信息,功法的每一個字都清晰的刻印在腦海裏,“功法分為九層,九為極,前世卡在第八層巔峰半生,上天既然給我一個這麼好的機會,我定然要倍加珍惜,勤學苦練。。。”想完第一層的有關信息,石中玉很快便進入物我兩忘的功態。第二天,演武場。“封師叔,我需要一把劍。”石中玉筆直的站在演武場,猶如一柄利劍,望著眼前的封萬裏,平靜地說道。“你這孩子,怎麼不叫我師傅,哎,罷了,我本來也沒傳授你什麼功夫,你不叫也罷,不叫也罷。”封萬裏無奈的搖搖頭,走向武器室。望著封萬裏遠去的身影,石中玉搖搖頭,喃喃道,“我永遠隻有一個師傅,就算現在成了石中玉,也是華山派的石中玉。”可惜這些話不能說給旁人聽,這是他最大的秘密,他決定永遠也不告訴任何人。不久,封萬裏便遞給石中玉一把劍,劍長三尺,寬有兩指,紫色的木質劍鞘,古意盎然,“這是我學武有成後,第一次下山曆練,在一處山穀廢墟中機緣所得,因與派內武學不能完美融合,索性便給你吧。你始終不學我雪山派的功夫,想來是得到了你父母師門的傳承吧。他們用的劍比雪山派的窄,用這把劍正好合適。”封萬裏語氣複雜的說道。他感覺自己有負重托,如今隻有盡力而為了,這把劍十分不凡,就是師傅當初見了也是讚不絕口,可惜不能與自身武學相溶,現在給了石中玉,倒也讓封萬裏內心輕鬆了一些。石中玉接過劍,拔劍出鞘,“嗆!”,一股淩厲之氣自石中玉身上爆發,直衝霄漢,“劍身光亮如雪,薄如蟬翼,鋒利異常。”,食指屈指一彈,“吟!”劍身震顫,劍鳴清脆均勻,“好劍!”,石中玉把劍歸鞘,看向封萬裏,“贈劍之恩,必不敢忘!”說完便走向自己的房舍,他喜歡在自己的房舍院內練劍,沒有特別的理由,隻是不喜歡被人打擾。封萬裏望著遠去的石中玉,內心震動,“好強的氣勢,這孩子將來必定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