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身邊有一位大臣,乃是朝中的諫議大夫費仲,此人頗擅於揣摩帝王心思,一直得到帝辛信任,之前費仲和飛廉等人和李靖有隙,雙方多有摩擦,及至後來李靖無緣無故的身死讓費仲此人更是囂張起來,之前聞老太師在朝中坐鎮還能壓製,但是聞仲領兵外出卻是給了他機會。
最近幾日自從前方傳來大捷之後,帝辛的卻是歡欣鼓舞了一陣但是沒有多久紂王就皺起了眉頭,似乎心中頗有為難之事。
費仲觀察之後心中有了計較,不過卻不知道這大王是因為何事隻能隱忍下來。
不過自此費仲卻是留意了下來,仔細觀察帝辛一舉一動,數十天之後終於摸出了些頭緒,似乎和不久前聞老太師的一封信有關。又到後來帝辛終於把聞仲的猜測和費仲說了,費仲這才恍然大悟。
隻不過帝辛並沒有說出自己送出兩位王子到闡教修行之事,隻說是因為聞太師所言事關重大,讓帝辛不敢不慎重,而且又不知西方是哪一個諸侯國在其中挑事總不能把那些諸侯國都滅殺了。
費仲聽了之後卻未當場表態,而是回到府邸之後找到飛廉等自己這個圈子的人前來商討,卻是那飛廉說了一句前一段時間西伯侯姬昌已經發覺西方諸侯國有異動,並把那些諸侯國盡數鏟除,不管聞仲說的是真是假,或許那有異動的諸侯國早被西伯侯處理了。
費仲當場聞言心中一動,已經有了計較。
第二日早朝過後,這費仲留下來侍候帝辛批閱奏折,隨時回答帝辛問辯。
帝辛這日跪坐於案幾之後批閱奏章,不久之後卻總是想起聞仲之事,心中頗為難以決議,慢慢的升起了煩躁之意。
跪坐在旁邊的費仲眼看大王如此,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小眼睛一轉頓時小心的抬頭看了帝辛一眼,見縫插針的道:“大王還請保重身體,可是大王還在為聞太師所報之事發愁?”
帝辛聞言無言的點了點頭,從理智上說帝辛其實還是偏向於聞仲的判斷的,但是心中卻也有些不相信闡教竟會扶持其他諸侯國對抗大商,畢竟前不久闡教的兩位金仙還曾教授自己王兒修仙之道,而且已經有了成就,所真是想要破壞殷商,那怎麼可能還幫助王兒。
費仲確定了大王心思,這才有些遲疑的道:“大王,聞太師所言定有道理,隻是我卻是知道一件事情,不知道當不當言……”
帝辛擺了擺手:“愛卿有話盡管說就是。”
“是,大王。昨日下朝之後我遇見飛廉將軍這才知道前幾年西伯侯曾奏請大王說西方有數個諸侯國異動,並且主動派兵滅殺這幾個有異心的諸侯國,令我大商國威震布宇內,聞太師若是所言為真,那或許太師口中的異心的諸侯已經被誅除了。”
帝辛聞言趕緊讓人找出以往奏章,這才從繁複的竹簡堆中找到西伯侯當時奏報之事,臉上果然有了鬆動。
費仲接著又加了一把火說道:“其實為了保險起見,我卻是有一方法就不知道大王可願意聽微臣一言?”
帝辛其實並不怎麼相信費仲所言,畢竟西伯侯滅殺諸侯國都是在最近幾年,而聞仲所奏卻是眼前之事,若是聞仲所言為真,那有異動的諸侯國自然不可能是那已經被滅殺的,反而是那西伯侯的用意卻大為可疑起來。
但費仲此人精明就精明在此處,因為他知道大王即使知道裏麵的事情也會選擇相信,一是西伯侯實力強大,而且一向忠誠讓帝辛不願意相信西伯侯會造反,二是帝辛心中傾向於自己的選擇,這時候費仲做的不過是當那個讓帝辛作出選擇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果然費仲的選擇是對的,若不然也不會有後世封神榜所記載那般,當西伯侯已經聚眾反商消息傳到朝歌後,帝辛竟然依然不相信這種事情發生。
帝辛聞聽費仲所言,笑罵了一句:“愛卿倒是喜歡瞞著了,趕緊說說你倒是有什麼想法。”
費仲聞言趕緊謙卑的對著帝辛抱了抱拳說道:“大王,我曾聽聞翼州侯有一位女兒可謂是生的國色天仙,實乃是天女下凡也比不過的,而且前不久淑妃娘娘病逝,而大王身邊卻是冷清了不少,讓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頗為感到驚恐。薑娘娘雖然天下之母,但是大王卻也不可因此寒了我們這些臣子的盡忠之心……”
這費仲所言前言不搭後語,但是帝辛聽後眼中精光卻是一閃,道:“卿所奏甚合孤意,明日我就會下旨讓翼州侯獻女入朝,並賜予貴人之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