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近郊遠境孰得兔(1 / 2)

readx(); 6止一對田成忌和郝成妍的指點沒有任何的保留,但是每一處都是點到為止,並不求將玄妙說盡,而是在關口出指點。。。看最新最全小說這樣做極有分寸,不僅體現出他的修為境界高,而且更於行事之中極知火候。要知道修行界之中有一句話,正所謂法訣好得,明師難求。正是說哪怕有再好的法訣,倘若沒有真正明眼的師父教授,弟子隻怕也無法在修行之中有所成就。

由此一來,一路上田成忌聊的閑話倒是越來越少,對於6前輩的請教卻是越來越多。他們三人的師父申無命是個脾氣急躁的人,自己修行已達知命境界,是修行界之中一個十足的高人了,對弟子要求極高,但可惜卻沒有多少耐心,督促鞭策多而細心指點少,又崇尚勤奮修行,謂以勤補拙。因此對於禦風訣之中的種種玄妙和境界講得並不太多,要求弟子自悟摸索,然後由他檢視。倘若並無精進,則是不由分說便是劈頭蓋臉一頓痛罵,就連郝成妍這個女弟子也不例外,田成忌和褚成悔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他們三人平時多不敢惹師父生氣,又不敢懈怠,隻是一味埋頭用功,不得已隻好私下裏相互切磋。許多時候走岔了路也不知道,往往要等到錯誤既成,被申無命現之後,一頓痛罵之下才恍然大悟。這樣的修行,自然是走了一條彎彎曲曲前進的道路,犯了許多本不必要的錯誤。不過福禍相成,他們從中也得到許多磨練。修行基礎打得十分穩固。

修行之道,本是智行相應之事,需要由行得智,由智得行,尤其在邁入知心境後,智慧得,見事有解。在知道境之前,都需要師父的悉心指點,步步把關,哪裏是一味盲修瞎練能成的呢?但是田成忌等人對申無命由敬而生畏。哪裏還敢去問呢?就算是硬著頭皮去問了。往往也是一頓痛罵罷了。

相比之下,這位6前輩可大不同多了,不僅對他們問什麼都不會生氣,而且指點的又高明。讓他們對於許多不解之處都茅塞頓開。豁然貫通。心中的那一個感激之情就不用說了。尤其是郝成妍,簡直恨不得永遠陪伴在這位6前輩的身邊。

田成忌倒是覺得師妹的眉梢眼角的心思,心中微微歎息。但也無可奈何。他知道褚成悔對郝成妍素來有情,郝成妍也是心知肚明,隻是始終不對褚成悔假以顏色,但又待之以師兄妹之禮,自然讓褚成悔感受到兩人之間的距離,不得對她開口。現在褚成悔賭氣落在一邊,除了6前輩對妖物的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郝成妍對6前輩的心意才是一個最大的緣故。但田成忌也看在眼裏,這位6前輩胸中光風霽月,應該對郝成妍並沒有什麼意思。隻怕這個師妹是要情懷空投了。

這一天天色已近黃昏,一行人來到一座大山前,領先的田成忌和褚成悔默契的停下了腳步,褚成悔先自一頭鑽到林子裏去找吃的了。田成忌則回頭對著落在後麵的6止一郝成妍道:“6前輩,前麵就是大塊山,過了這座山就是風宗的地界所在了,再有半日的路程,我們就到不死神穀啦!”

6止一向前一步,看了看眼前的大山,夕陽遍灑下萬物的灰影,昏黃的晚霞之下,隻見此山形狀甚為特殊,從山腰往上至於山峰的一截卻是不見了,隻剩下山腰往下一截,宛如一個巨大的平台一般。6止一神念感應之下,覺此山之下不僅地氣盡失,更毫無一絲山氣,因此山腰四周還有些稀稀拉拉的草木,平台之上卻是寸草不生。這樣的大山,顯然不是天生地成,而是經過人為修整的緣故,隻怕就是風宗之人所為。

果然,田成忌在一旁道:“6前輩,不知道您是否聽過明月山?”

6止一‘啊’地一聲叫了出來,指著那大塊山道:“這就是被象帝先前輩截斷的那座山,怪不得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田成忌道:“正是,自從數十年前象師叔截山而去之後,這座山便荒了,始終不生寸草。”

6止一點頭道:“一劍斷峰不算難事,難的是一劍之下還斬去了此山山氣,此地地氣,而且並不是毀壞,是將山氣和地氣收走,聚攏在截走的明月山之中,象前輩的手段實在是高明無比。之前有幸上明月山一遊,想不到沒多久便來到了這明月山落地之處。”

田成忌和郝成妍一聽,一齊吃了一驚。郝成妍道:“6前輩,您剛才是說您上過明月山,見過象師叔嗎?”

6止一點頭道:“有過一麵之緣,還承蒙象前輩賜予一對通天徹地角,當時他以劍光幻境考驗我,我沒能破解。”

田成忌有些激動道:“象師叔在修行界名聞數十年,但一直沒有回過風宗,我們這一代弟子心中對這位師叔雖然仰慕已久,卻是從來沒有誰見過他。更沒聽說修行界有人上過明月山。想不到前輩居然跟象師叔結識,如今又出手了救了我們,看來前輩與我們風宗果然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