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元氣循經(2 / 2)

淵無咎深深吸了口氣道:“是啊,說起來容易,但若真要做到,我自問可沒有這個本事。樂先生之神通,不是我所能測度啊!”

人身諸欲有六,說的是人身有六種**。原來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作用,都是需要消耗身體內的元精的。所謂的元精,即是人體內的生機元氣之凝聚。

在道門修行人看來,人的眼睛總是喜歡看好看的,耳朵總是喜歡聽好聽的,鼻子喜歡聞香的,舌頭喜歡品嚐美味,身體喜歡受到各種刺激,所以天地之間的五色足以眩目,五音足以亂耳,五味足以亂舌……而人的本來清明,便在這目眩耳亂之中漸漸喪失,變得隻會不斷索求色香味等等諸般欲求的極致滿足,最終淪喪清明,沉溺其肉身諸欲之中,加速消耗一身元精。

人命係於元精。元精就好像油燈中的油一樣。諸欲的索求越多,燈油自然是消耗越快。因此,這五官被修行人稱為五賊,盜竊的是人身元精!是人被天地間的外物所迷惑。

而除了這五賊之外,人身之上還有一種更為厲害的盜竊元精之賊,便是人之意識,道門之人稱為意賊,乃是其他五賊之首領。

人身之意識原是發自人身最初一點秉受於天的真靈之性。而人自年幼至於長大,眼耳鼻舌身不斷與外界互相感通,累積之感受與真靈之性相互作用。漸漸將這點真靈之性逐漸遮蔽覆蓋。最終讓真靈之性隱沒。成為主宰一身的意識。

意識介於身心之間,其中記錄保藏了每個人在在天地之間經曆的種種一切,哪怕是偶然之間看見了一朵花,聞到的這朵花散出的花香。以及觸摸這朵花的感覺等等,皆藏於意識之中。除此之外,意識還能自行想象和補充,將所有的感受打亂,進行第二次的感受。

比如人可以通過回憶去再一次‘看見’曾經看見的那朵花,‘聞到’那朵花的花香,回味觸摸那朵花時候的手感等等。在這過程之中,元精消耗卻比前五欲消耗還要厲害!

前五欲需要人在相應的外境之中才會被激發,而最後這一賊。不僅能讓人在意識之中內發諸欲,而且還會不斷催促前五欲的深化,更能讓人產生諸欲幻境,沉迷其中。就如現在陸正每次回想起心兒,便會在鼻尖嗅到一絲屬於心兒的奇異香氣。這正是意識之能在進行自我的滿足。

如果說前五賊是外賊的話,那麼這意賊便是內賊了。這內外六賊平時便是以消耗人的元精為代價,才能供人使用。如果不加以節製,不僅會大大消耗人的元精,而且讓人身加速衰變、多生病邪、減損壽元,嚴重的將直接導致元精耗幹而亡,如人所謂油盡燈枯。

因而,修行人之修行,首先便要摒除諸欲對身心之幹擾,從意識幻境之中退藏原初之真靈之性,然後再加以煉化,直到不受諸幻所幹擾的元神出現,來代替原本的意識。元神的出現,意味著修行人可以直接與天地萬物相見,而不是像之前一樣隻能通過眼耳鼻舌身感知,然後在意識之中看見外在天地間的一切。

這種情形,就好像原本是通過別人的描述而去想象以及認知天地間的一切,而元神出現,則意味著修行人可以自己直接去看見這天地之間一切!所以凡人所見乃是自己眼耳鼻舌身諸般感受彙聚而成的意識之中的天地,而隻有修行人所見才是與元神直接相通的真正的天地。

因此,在道門之中,元神出現便是象征著道門修行人正式踏上修行之路的開始。而隨著元神出現之後,往下要做的一步功夫,便是穩固元精。因為元神出現之後,不僅可以觀察身外的天地,而且可以觀察到修行人自己身體內的狀況。

這個時候,修行人自己的肉身等於就是另外一個天地。但是這樣的元神直感,相比用眼耳鼻舌身去感覺天地,將會更加消耗元精。所以,這個時候修行人都會有穩固元精的辦法,否則千辛萬苦讓元神顯化,卻是直接讓自己因為元精耗盡而死,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以道門修行,元神出現除諸幻,元精穩固不泄露。再下一步,便是元氣循經遊周天,也就是陸正現在所達到的境界。所謂元氣循經,指的是原本藏於人身的生機元氣從身體內各個竅穴氣府出現,進入周身氣脈的循環之中。但因為元神出現代替意識之後,肉身已經不再由意識所控製,而是受到元神與天地直感的影響,所以氣脈循環也漸漸與天地的運轉相呼應起來。

在這個時候,因為肉身與天地之間的呼應,所以此時修行人便能借機采取天地之間的生機靈氣,化為己用,進一步滋養和煉化肉身,以求突破種種限製,達到更為高妙的境界。

陸正此時正是達到了元氣循經的境界,元神與天地相往來,而氣脈循環之中有著天地的韻律,但陸正此時無人指點,自然不知道如何采取天地間的生機靈氣。RU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