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成功的時候,淡然處之,不驕不躁;承受不幸的時候,淡然處之,不悲不怒。做事的時候,心思縝密,踏實冷靜,激情投入,忘卻自我;思考的時候,遨遊天地,探幽覓微,無羈無絆,無假無憑。生活就是這種淡淡的味道,它悄悄地流入心田,輕輕地融入骨髓,潤物細無聲。
但可悲的是,人們往往要經曆很多很多,待到耄耋之年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簡單,幸福是如此的簡單,就像下麵故事中的男孩和女孩一樣。
男孩是學理科的,女孩當初喜歡他是因為他的穩重,依靠在他的肩上,有暖暖的踏實,3年的愛戀,2年的婚姻,而她已疲倦了。倦的根源,在於女孩是個感性的小女人,敏感細膩,渴望浪漫,如孩提時代渴望美麗的糖果。而他卻天性不善於製造浪漫,木訥到讓她感受不到愛的氣息。
女孩終於鼓起勇氣對男孩說:“我們分手吧。”
男孩問:“為什麼?”
女孩說:“倦了,就不需要理由了。”
整整一個晚上,男孩隻抽煙不說話。女孩的心越來越涼:“連挽留都不會表達的情人,能給我什麼樣的快樂?”
過了許久,男孩終於忍不住說:“怎麼做你才能留下來?”
女孩慢慢地說:“回答我一個問題,如果你的答案能回答到我心裏,我就留下來。如果我非常喜歡懸崖上的一朵花,而你去摘的結果是百分之百的死亡,你會不會摘給我?”
男孩想了想說:“明天早晨告訴你答案好嗎?”女孩的心頓時灰了下來。
早晨醒來,男孩已經不在,隻有一張寫滿字的紙壓在溫熱的牛奶杯下。第一行,就讓女孩的心涼透了:“親愛的,我不會去摘。但請容許我陳述不去摘的理由。你隻會用電腦打字,卻總把程序弄得一塌糊塗,然後對著鍵盤哭。我要留著手指給你整理程序;你出門總是忘帶鑰匙,我要留著雙腳跑回來給你開門;每月“老朋友”光臨時,你總是全身冰涼,還肚子痛,我要留著掌心溫暖你的小腹;酷愛旅遊的你,在自己的城市都常常迷路,我要留著眼睛給你帶路;你總是盯著電腦,眼睛給糟蹋得已不是太好了。我要好好活著,等你老了給你修剪指甲,幫你拔掉讓你懊惱的白發,拉著你的手,在海邊享受美好的陽光和柔軟的沙灘,告訴你花兒的顏色,像你青春的臉……
“所以,在我不能確定有人比我更愛你之前,我不想去摘那朵花……”
女孩淚滴在紙上,形成晶瑩的花朵。抹淨眼淚,女孩繼續往下看:“親愛的,如果你已經看完了,答案還讓你滿意的話,請你開門吧。我正站在門外,手裏提著你最喜歡吃的鮮奶麵包。”
女孩拉開門,看見他緊張得像個孩子,隻會把拎著的麵包在她眼前晃……是的,是的,女孩確定——沒人比他更愛我,所以我不想要那朵花。
故事裏的女孩是幸運的,她有一位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的愛人。激情的巨浪確實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可是激情過後,卻是漫長的生活和無盡的歲月來承擔一時放縱的後果。俗世紅塵之中,總有許多不甘寂寞的心會抱怨生活的平淡無奇,日子的索然無味。於是燈紅酒綠中,多了些買醉的身影,麻痹了的心靈生不出詩情畫意的風花雪月,曾經的美好卻被滄桑替代。
身為女人,一定不要被一時的誘惑所吸引,珍惜當下的生活,在知足中享受人生的樂趣,幸福和快樂才會常相伴!
學會換位思考時,幸福也會隨之而來
視角決定一切,試著從不同的位置、從不同人的角度去看問題,你將會得到不一樣的思路,幸福也會隨之而來。
不要唯我獨尊,有時候,換個位置,換個人看同樣的東西,卻會有不同的感覺。而且他人的觀點很有可能會比你高明很多,虛心采納,這同樣也是謙虛的一種體現。
歐陽修是北宋大文豪,他文才出眾,官居高位,但卻非常注重虛心向別人求教,每寫完一篇文章,必先“草就紙上、粉於壁,興臥觀之屢思屢議”。其作品《醉翁亭記》,用字精煉,文辭優美,被人們傳誦至今,但此文就曾得益於一位砍柴的老樵夫的指教。
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好友智仙和尚在琅琊山上為其建造了一座亭子,歐陽修取名“醉翁亭”,並寫下《醉翁亭記》一文。文章寫成後,歐陽修抄寫了很多份,命人貼到外麵,希望行人幫助他修改和提意見。
看到文章的人都紛紛讚賞歐陽修的文采。而這時,有一個砍柴的老樵夫卻說他這篇文章有點太囉嗦了。歐陽修於是為老人再次誦讀此文,虛心請老人指教失誤之處。剛開始讀:“滁州四麵皆山也,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老樵夫馬上就打斷他,認為囉嗦的地方就在這裏,說道:“我砍柴時站在南天門,大豐山、烏龍山、白米山還有花山,一轉身就全都映入眼簾,四周都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