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1 / 3)

屁股事件成了元寶和二皇子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在這之前,兩人相處時基本上還是哥哥像哥哥,弟弟似弟弟的。但從這一刻起,二皇子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沒辦法再當一個理直氣壯的哥哥了。

尤其是元寶拿著藥膏給他仔細塗抹一遍後,不急著替他穿褲子,反倒饒有興致盯著他下麵瞧,還悠悠來一句:“二哥,好像可以看到你的小雞雞。”

二皇子嚇得趕緊伸手去捂,隨後就聽到弟弟哈哈笑的聲音。

這個小魔王,早知道就不替他頂罪了。就該讓他挨那十板子才是!

人的心態很奇怪,經曆過這種事情後,二皇子不自覺地就謹慎小心起來。他開始覺察到弟弟真正的屬性。雖然不過三四歲,卻已是十足腹黑,他雖年長幾歲,卻似乎不是他的對手啊。

元寶還沒意識到二哥的變化,依舊整天跟在他的屁股後頭。

剛開始二皇子很不習慣,尤其是屁股上的傷剛好,元寶個子又矮,站他身後一低頭正好能瞧見他屁股。二皇子就覺得他會不會在心裏笑話自己。

其實元寶根本沒有這樣的想法,他總盯著二哥後麵看,隻是為了確認他傷已全好,並不影響走路。

結果他的關心到了二皇子心裏成了誤會,兩個人相處起來就有點別扭。

有一天元寶終於忍不住了,主動追問:“二哥,你為什麼見我總是躲?”

二皇子很心虛:“沒有沒有。”

“是因為我看了你的屁股嗎?”

“元寶。”二皇子見四下無人,趕緊喝止他,“不要說如此不雅之事。”

“好吧,那就當我沒看過好了。”

二皇子捂著胸口,差點一口鮮血吐出來。他真的越來越拿弟弟沒辦法了。

從那時候起,二皇子下意識地就對弟弟比較順從,兩個人相處的模式就成了弟弟做主導,他做隨從的那種。

好在元寶不是那種得寸進尺的孩子,對哥哥依舊恭敬,隻是每每做壞事的時候總要拉上哥哥一起,所謂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弄到最後皇帝都有些拿他們沒辦法,有些事兒睜一眼閉一眼就過去了。

轉眼元寶就滿五歲了,元寶五歲的時候二皇子都快十歲了。

到了這個年紀,元寶還脫不了稚氣,二皇子卻已是少年老成了。兄弟兩個的性格差異漸漸顯露出來。

元寶天資聰穎性格沉穩,但還帶了點小機靈。二皇子卻是濕文爾雅一副讀書人的派頭,加上年紀大了身量漸長,遠遠看過去當真芝蘭玉樹,有股子皇帝當年的風範兒。

知薇不止一次跟皇帝感歎:“小二看上去像個文臣,倒是小四有點武將派頭。”

不說別的,光說元寶的眼神,有時候冷不丁望過去,竟叫人心裏一咯噔,有股不屬於這個年紀的孩子才有的成熟和冷峻。

不過大多時候他還是天真居多,待幾個哥哥極好。

皇家子弟開蒙早,三歲就請了師傅在宮裏教習文治武功。兩個孩子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先打拳再上書記學經史子集,一天下來還有一堆功課要做,日子過得忙且充實。

知薇有時候心疼兒子,想想他以後身上要挑的重擔,也就咬咬牙隨他去了。現在不鍛煉好,將來可怎麼受得了。想想自己的丈夫也是這麼過來的,應該死不了人。更何況元寶還挺樂意的,對這種生活適應得相當快,並且很有點跟哥哥們較勁兒的意思,從沒喊過苦,每天起床都不需要乳母叫,自個兒急急起來,收拾妥當就跟著二皇子一道上書房。

回來後也是認真完成師傅布置的功課,絕不拖拉懶散。

知薇看他這個樣子,覺得還真是塊讀書的料。

隻是不知從哪一天起,元寶看上去就不大高興。

那時候他大概六歲多,書房也上了幾年了,從沒出現這種萎靡不振的情況。知薇本著關心兒子的出發點,自然要找出原因。

年紀太小,肯定不是青春期問題。六歲的孩子會為什麼煩惱?知薇也真沒頭緒。

為了搞清兒子的心理動向,她把他叫到身邊來,裝作閑話家長,細細地聊起最近發生的一些事兒。

事無巨細,從每日早起吃的什麼談起,到書記裏師傅講了什麼,他又打了幾套圈,騎馬學得如何,跟幾個哥哥關係怎麼樣。拉拉雜雜說了快一個時辰,似乎哪一項聽起來都很不錯,並沒有什麼不妥當的。

她又仔細觀察孩子的神情,當著她的麵元寶看起來還比較精神,但當母親的哪有看不出端倪的,他那一雙眼睛下隱藏著的心事兒,簡直呼之欲出。

孩子年紀大了,竟也開始有小秘密了。知薇有點失落也有點高興,這個從前有什麼事兒都跟自己說,時不時要自己安撫開解兩句的小奶娃,也開始往男子漢的道路上成長了。

確定孩子確實有事之後,知薇沒有立馬威逼利誘。她是慈母,在皇宮這個家裏扮演著白臉。□□臉的另有其人。

那天晚些時候她見著皇帝,就把這事兒跟他說了,叫他再擺出點嚴父架子,好好問問元寶到底發生了什麼。

皇帝不由失笑:“怎麼好人都你當,朕就成天當惡人呢。”

“反正您也惡名再外了。何況您說的話孩子也比較聽,我嘛,平日裏軟慣了,他又好糊弄人,我還真未必能套出真話來。這種事兒還得您出馬,您是高手。”

一番馬屁拍得皇帝十分舒心,於是心甘情願叫老婆當槍使,第二天元寶下了學,就被叫進養心殿“談心”。

元寶這幾年不像小時候,跟皇帝的感情已好了很多。大約也是小孩子爭寵心的緣故,在這麼個大家庭裏,想要贏得父親的關注,就不能跟他對著幹。

更何況慢慢接觸下來,元寶發現父親其實是個博學多才極有本事的人,同他說話總能學到不少東西,有時還能聽些新鮮事兒,於是也就跟皇帝親近了起來。

今兒個被叫來,他覺得肯定是昨日母後叫自己過去有關。他這心裏頭確實藏了點事兒,卻又無法對人言說,思來想去或許也隻有父皇能聽聽,替他分解一番了。

於是皇帝還沒怎麼詢問呢,他倒自己老實招了:“兒臣最近遇上一件事兒,有些想不通。”

“什麼事兒,是學業的事情?”

“不是,此事跟二哥有關,父皇聽了可不要生氣才好。”

這有點打小報告的意思,皇帝不由眯了眯眼睛。印象裏這個小兒子跟他二哥感情極好,兩人一道兒長大,小的時候還同吃一碗飯同睡一張床,真好得跟一母同胞似的。

元寶今天要說小二的壞話,當真叫皇帝感興趣。

於是他點頭應允:“你說,父皇必不生氣。”

“其實二哥也沒做什麼壞事兒,就是最近總愛看書。”

“看書是好事兒,你為何這般擔心?”

“他看的不是先生教的那些,而是一些兒臣覺得不妥的閑書。”

原來是這個,皇帝不由鬆口氣。小二十來歲,正是對各種事物好奇的時候。皇帝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也看過許多閑書野書,有些覺得有意思,有些純屬胡說八道。小二愛看書,果真是像他的。

於是他道:“你是覺得他看閑書耽誤功夫,沒把心思放在學業上?”

元寶極認真地搖搖頭:“並非如此,隻是這些書不大合適,父皇同二哥說說,以後不要看了。”

“他都看些什麼?”

元寶一早就認字,對二皇子看的書也是如數家珍,當下一一說來:“看了三國誌,水滸傳,還有隋唐英雄傳。父皇,這些書可該是二哥看的?”

皇帝愣了下,這三本書他年輕時也看過,當時十分癡迷。現在卻已是淡了。書裏江湖草莽氣較重,於治國並無太大的益處,但看看也無妨。

他倒是沒料到,兒子對這事兒這麼敏感。

“你覺得你二哥看這些書哪裏不好?”

“兒臣也翻了一下,皆是些打打殺樣的。擔心二哥看多了,以後會不會出宮行走江湖,再不回來?”

皇帝差點沒笑出聲來。到底還是個孩子,雖然有時顯得成熟,但說出來的話大半還是幼稚。不過他有這想法也不能全怪他,畢竟小二看的書確實野了些,對於不過六歲的小四來說,那是另外一個世界。

他擔心哥哥被那個世界吸引,從而拋棄現下的一切,走得幹幹淨淨。

看元寶一臉認真的樣兒,皇帝也收起笑意,附和著點頭:“這事兒我會同你二哥說說,你也別太擔心。那些個書父皇小時候也看過,如今也依舊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