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正值初夏時節。
李為然邁著輕快的步伐回到了府邸之中。她身著一襲青衫,身姿挺拔,瀟灑隨意。
走進府邸大門,一名仆人迎上來,恭敬地向她行禮,並告訴她老夫人及夫人正在大廳等他。
李為然點點頭,徑直朝著大廳走去。隻見祖母娘親她們正坐在桌前談笑。
見到她回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寒暄一番後,祖母回屋休息。
李母帶著李為然回屋,路上詢問起李為然這次外出的情況。李為然則將劉寧昂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告知。李母聽後,沉默片刻。
“然兒怎麼想。”李母緩緩問。
“娘,我還是想試試,三年蹉跎時光太久了,既然劉公子這邊我說不通,但君為天,若是可以呢,若是聖上給了這個恩典呢,哪怕科舉完後劉公子繼續守孝呢,守孝不代表不可以為百姓做事不是嗎?我想這事能由外祖開口。”李為然深思後說著。
“為何。”李母問。
“娘,您應該知道將軍府已經立下了無數功勳,如果再和文官們有太多交往,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些時日我在京城觀察到聖上似乎有意利用文武官員、世家侯府之間的力量來平衡朝廷局勢。如果將軍府主動請求得到這個聖典,聖上也許會答應,但同時也會對我們家產生更多的猜忌和戒備之心。這樣做簡直就是把將軍府推到火坑裏,
而崔府則完全不同,他們作為世家的典範,一直以來都是文臣的代表。由崔府出麵去討要這個聖典,不僅合情合理,而且不會讓聖上感到任何威脅。所以,相比之下,由崔府來開口才是最為恰當的選擇……”李為然滔滔不絕地說道,然而當她注意到母親不斷搖著頭時,便立刻閉上了嘴巴。
“然兒,可是你可曾想過,崔府與將軍府是姻親,也並不是很合適,再有崔府是幾大世家表率,但並不是皇帝信任純文臣。自古上位者生性多疑,若開口恐會惹聖上不滿,會疑心崔府在拉攏文臣,這些你還沒想到是嘛。稍有不慎崔府也會被推入火海。”這位將軍府夫人 ,亦是世家榜首崔家嫡女的崔遇之在這一刻說出的見解。
令李為然深感自己的無能,是啊她怎麼忘了崔家不止是文臣,還是世家榜首,還與將軍府是姻親,甚至她表姐崔思瑤還與已廢太子殿下身有婚約,崔家萬不可開這個口。
可是難道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她感覺到深深的無力。不對,還有文臣,一定有沒有關係的文臣可以去開這個口。
“還請娘親為女兒指明方向。”李為然真誠的向母親請教。
“內閣。”李母輕聲說了兩個字後便起身離開。
“內閣……”李為然重複著母親的話,若有所思。
仿佛一道閃電劃過腦海,她的眼睛猛地一亮,心中暗自思忖:“對啊!我怎麼沒有想到呢?內閣一直以來都是每個文臣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啊!那些通過科舉進入朝廷的官員們,哪一個不是懷揣著進入內閣的期望呢?”這個念頭如同一顆種子在心田發芽。
“謝家……”謝家那位家主便是現今內閣首輔。
可她不認識謝家人啊,她總覺得好像遺忘了什麼想不起來。
過後,李為然離開大廳,來到自己的房間。她靜靜地坐在窗邊,思考著接下來怎麼接近謝家尋求幫助。窗外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阿姐,你可回來了。”門外傳來少年喜悅帶點埋怨音。打斷了她的思緒。
她開門,果不其然看到李為意在院中環手高傲抬頭瞥向她。
這祖宗她可惹不起,還是得哄。
“阿意,姐姐回來你不開心嘛。你的傷可好了?”李為然放低姿態向少年走去。
“本少的傷當然好了。”李為意一臉傲嬌,“阿姐,這次出去為什麼不帶我,我還沒跟你分開這麼長時間過?別跟我說你去莊外散心,這些說辭騙騙祖母就好,騙不了我。”
眼見少年快急眼了,李為然趕忙安撫說明來龍去脈。
“為什麼不帶我,這點小傷你知道我沒事的。”少年還是耿耿於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