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朝會(1 / 2)

麒麟門上鍾聲大震。

皇宮豐鎬城。

清晨那嫋嫋的霧氣籠罩著雄偉而莊嚴的麒麟門,紫色檀香木雕刻而成的螭吻式的飛簷。青瓦雕刻而成的浮窗玉石堆砌的牆板,從麒麟門進來,便是一條筆直的路,而路的盡頭,則是一個巨大的廣場,隨著玉石台階緩緩下沉,中央巨大的上一根筆直的華表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龍紋,正好與豐邑殿相對應。

眾位卿大夫尾隨者太宰姬千殤的步伐,低身向豐邑殿走去。

豐邑殿,是作為大周皇帝大朝會的地方。經過華表,便要登上九級天階,每曾天階高九寸,共高八十一寸,卻雲石為上,青磚為下。而豐邑殿內紫檀烏木作為橫梁,青銅環形鏤空作為吊燈燈,珍珠與翡翠為簾幕,黃金為柱礎。一座黃金製作而成的九龍沉香輦設在殿內深處,而沉香輦的位置,又比殿門處高上九個小台階,每個小台階有九分高。殿內燭光搖曳,眾多虎雁衛屹立在大殿的兩側。

待眾位卿大夫進入大殿時,發現聖上已經斜靠在九龍沉香輦上麵,而姬離濂與衛卿楠兩人也已經在殿內閉目養神,等候眾大臣。當眾位卿大夫慌慌張張的站好隊列之後,除開衛卿楠與姬千殤兩人躬身見禮,眾人皆跪拜九呼天子。

衛卿楠與姬千殤兩人不用跪拜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有大周皇帝的旨意“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大周國內現在一共有五人,分別是電神陌千衡、水神冷拒霜、勾陳神君衛卿楠、太宰姬千殤和皇後太姒夫人。水神冷拒霜為治大周皇帝傷勢,遠赴極北,且上任水神為皇帝神傷力竭而逝,自然有此殊榮;勾陳神君衛卿楠在“新月陰謀”力抗紅河妖族,以八萬虎賁堅守歸墟城,雖有陌千衡與冷拒霜相助,但當時的陌千衡與冷拒霜是剛剛登上神仙譜,衛卿楠能堅守此城而不退,居功甚偉,加封“兵馬元帥”;電神陌千衡助衛卿楠堅守歸墟城,後得電神封號之後,坐鎮長安城已保護皇帝;而太宰姬千殤,原本貴為當今皇弟,“新月陰謀”隨帝出征禦敵,救重傷的皇帝於危難之中,身中七箭;而皇後太姒夫人,起初隻為夫人,皇帝禦駕親征,朝中一切大事皆由皇後斷定,當時皇帝重傷,國將不國,皇後正準備將降書送出皇都,交與當時的五國聯軍,太姒夫人率三百虎雁衛斬皇後及其下屬之人達五百餘人,以絕對的威信控製住當時的局麵,直至皇帝歸國。

皇帝待九呼天子之後,緩緩睜開雙眼,端起九龍沉香輦前的天子長案上那一杯清茶,低頭飲了一口,潤了潤那幹澀的喉嚨,聲音有些沙啞,平緩而似乎有些無力,但是卻突顯了天子的尊嚴,不容置疑:“三年之後又是泰山祭了,不知眾卿怎麼想?”皇帝這句話一說,眾位卿大夫便對衛卿楠在此處的原因就猜到了,至少八九不離十吧。但是沒有一個大臣敢率先第一個啟奏道言,隻是私底下幾人之間竊竊私語。皇帝的臉色有些微變,似乎有些不滿意,六卿的太宰姬千殤隻得出列啟奏:“聖上,衛帥連夜進京麵聖,此時眾卿之中,或許有一些不了解情況的卿大夫。不若等衛帥將此時在此告知眾卿,這樣眾卿才會有一些判斷與決定。”太宰,身為六卿之首,也是皇弟,此時這句話隻有他來說是最為合適的。

皇帝沒有說話,衛卿楠自然知曉皇帝的心意,當即把事情告知眾卿。當眾卿知曉之後,整個豐邑殿就如喧嘩的街市一般,直到皇帝一聲微弱的輕哼聲傳了出來,這個時候,眾位卿大夫似乎才反應過來,這次的朝會,與以往有些不同,因為,皇帝在!皇帝自受傷之後,便沒有再在朝會上出現,一切國事全由太子姬離濂與太宰、齊王姬千殤以及太師王瑤山、太傅徐天臣、太保郭蓁五人決定。所以當衛卿楠說完話之後,這五人全部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心無旁騖。直到皇帝的冷哼聲讓豐邑殿一下安靜下來,同時也讓那些眾位卿大夫冷汗直冒,這個時候,太子姬離濂開口了:“兒臣以為,泰山祭再次開始祭祀還有三年左右的時間。”皇帝沒有應答,隻是似笑非笑的看了看太子姬離濂,太子姬離濂卻是看懂了皇帝的眼神,那意思分明是說:“你說說看。”所以太子姬離濂心中暗暗吸了一口氣,隨即說道:“第一,現在無法分辨這份書信的真與假。其實,真與假不重要。假,正如衛帥及父皇一樣相信電神會出現在泰山祭上麵。如果是真,那麼這個背後主使在水神的眼中就是為了使大周亡國,而殺害電神,那麼水神一定會殺掉背後主使。第二,無論這份書信的真假,無非隻是突出了一個主題,我大周實力在某些國家或者勢力的眼中是一蹶不振的。第三,如若要亡我大周,誰是我們最大的依靠?”當太子姬離濂說完這些之後,皇帝的眼神變得很欣慰以及欣賞!皇帝有些放鬆,示意身後的宮女把九龍沉香輦旁的青銅香爐裏的香料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