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卷二 第155章 兄弟鬩牆情何殤-4(1 / 2)

這是顧淩雲生命裏聽到的最後一句話!

等劍聖、陳問風等人趕到移風館時,蘇探晴與林純皆不見蹤影,堂中隻留下早已氣絕的顧淩雲,他幹硬的身體已經發黑,就像一具風幹多年的屍體!

移風館在場的幾人在劍聖等人的追問下,大約說了當時的情景,卻沒有人知道蘇探晴與顧淩雲為何會反目成仇,有人猜測是因為林純之故,也有人猜測是蘇探晴替師報仇,眾說紛芸。

事情的真相,將永遠留在浪子殺手蘇探晴的心中!

第三十八章:尾聲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北征明軍大勝蒙古鐵騎,班師回朝的途中,明成祖朱棣突發惡疾,駕崩於塞外榆木川,終年六十五歲。遺詔傳位皇太子朱高熾,是為明仁宗。仁宗即位後大赦天下,減租三年,擎風侯謀反之事因元凶已誅,其餘人等概不追究,但曾雄踞洛陽的搖陵堂亦因此而瓦解,許沸天重回刑部任職,風入鬆等人下落不明。

劍聖攜女兒曲斂眉回京,借罪辭去京師禁衛教頭一職,從此不現江湖。坊間傳聞曲斂眉被強逼服下墮胎之藥,血崩不止,武功盡廢。

搖陵堂與炎陽道爭鬥兩敗俱傷,蕭弄月解散炎陽道後雲遊天下不知歸處,武林第一大幫煙消雲散。唯有振武盟在盟主俞千山,副盟主司馬小狂、衛醉歌等人的率領下,重振武林聲威,江湖漸定。而“解刀”陳問風一生遊戲風塵,隱於市野,自此俠蹤難現。

至於浪子殺手蘇探晴與林純的下落,再也沒有人說得清楚。有人說曾在塞外見到過他們的蹤跡;有人說他們去江南隱居,過著悠閑平淡的生活;也有人說近年來江湖上那一對神秘的俠侶就是他們易容所扮;還有人說林純傷重而逝,蘇探晴心傷之下出海遠赴東瀛,從此不回中土……

這些都是難辯真假的傳聞,唯一能確定的是:浪子殺手蘇探晴出道不足三年,卻已是江湖中的一個神話,隱成為與南刀北劍並肩而立的絕頂高手!

而洛陽城的居民卻總會在某個月朗的夜晚,聽到一陣若有若無、令人斷腸的笛聲。有好事者半夜起身察看,有時則會見到一個孤單的女子,身穿苗疆服飾,在那高高的城牆上蹁然起舞,長袖飄飄,淩波如仙,映著美麗的月虹,仿佛畫卷中人!

(全文完)

寫在《劍氣俠虹》之後

在我的心目中,《劍氣俠虹》並不是一個關於複仇的故事,而是當年山神廟中無意相識的兩個孩童在江湖中一步步成長,走上了完全不同道**的過程。

江湖,並不僅僅充注著血氣與豪勇,也存在著詭詐與欺騙。權與利之間、正義與邪惡之間的鬥爭,折射出複雜的人生。也隻有在那樣一個崇尚勇力、混合各種矛盾衝突於一體的時代**裏,才更能顯露人性的光輝與醜陋。

我想,這才是武俠小說所能帶給我們的震憾。

《劍氣俠虹》的構思出現在三年前,當時卻隻是寫了一個開頭,遲遲未能續完。直到重新提起筆來,在長達數月的寫作期間,才終於讓故事的輪廓漸漸成型。

寫完全文的第一感想是對於顧淩雲的惋惜。做為一個出身於武學世家、身懷殺父血仇的孩子,小顧無疑有著做一名大俠的最好條件,但最後的他卻成為了一個兩手沾滿鮮血,殺兄奪權的人。名利誤人至深,仇恨令心態失衡,實在讓人唏噓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