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遠離狹隘天地寬(1 / 1)

有的人遇到一點點兒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計較,甚至耿耿於懷;有的人聽到別人一兩句批評的話就受不了了,甚至痛哭流涕;有的人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一丁點兒失誤就認為是莫大的失敗、挫折,最後吃不下睡不著;有的人人際交往麵窄,追求少數朋友間的“哥們兒義氣”,隻同與自己能力相當或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所有的這些都是狹隘的表現,而這種人,其一生注定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卡萊爾是一家書店的經理。

一次,他收到了店員給他寫的一封信,信上對他極盡辱罵諷刺,說他很差勁,希望副經理能馬上接替他的職務。讀了這封信以後,卡萊爾帶著信跑到老板的辦公室裏。他對老板說:“我雖然是一個沒有才能的經理,但我居然能用到這樣的一位副經理,連我雇傭的店員們都認為他勝過我,我對此感到非常自豪。”

卡萊爾非但沒有一丁點兒嫉妒,也沒有感到自己的虛榮心受到損害,令人歎服的是,他為自己用了那樣能幹的副經理而感到自豪。後來,他的老板不但沒有撤換他,反而更重用他了。

狹隘是對一個人心靈和身體的雙重約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狹隘讓人心胸狹窄,一點兒小事也能在他的心裏掀起波瀾,或嫉妒,或埋怨,或消極。這樣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折磨,非但自己不快樂,還會影響到與周圍人的關係。

所以,不管從哪方麵考慮,我們都應該讓自己的心胸、氣量和見識等放開、變大,以積極的態度去克服狹隘。要克服狹隘,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拓寬心胸

有句詩說:“往事如煙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要想改掉自己心胸狹隘的毛病,首先要加強個人的品德修養,破私立公,遇到有關個人得失榮辱之事時,經常想到國家、集體和他人,經常想到自己的目標和事業,這樣就會感到犯不著計較這些閑言碎語,也沒有什麼想不開的事情了。

2.豐富知識

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氣量和他的知識修養有密切的關係。知識多了,立足點就會高,眼界也會變得開闊,此時,就會對一些“身外之物”拿得起、放得下、丟得開,就會“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物”。當然,滿腹經綸、氣量狹隘的人也有的是,但這並不意味著知識有害於修養,而隻能說明這些人言行不一致。培根說:“讀書使人明智。”經常讀書對於開闊一個人的胸懷,裨益不小。

3.縮小“自我”

提醒自己不要期望過高,適當降低期望值。如果你堅持抱著一成不變的期望,不願做任何改變,那麼你就會很快被激怒,讓事情變得更糟。

所以,告別狹隘心理吧,以寬廣的心量去接納生活中的一切,這樣我們會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

禮儀點睛

狹隘的人不可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很難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如何克服狹隘有很多辦法,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成就,尊重別人的學識,尊重別人作為一個個體與自己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