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輸贏對錯
話說李光軍一口認定王明就是殺害趙敏的凶手,卻遲遲不肯對王明用刑,也許是因為門外百姓太多,也許是懼於趙寒在場,也許是之前跟李近之等人的爭執,也許又是因為李光軍棋逢對手,要想完敗王明……。這其中原因也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今的他已經隻有一個念頭,就是想鐵證在前,要王明俯首認罪。
“王明,看來你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山不回頭,我問你,趙敏一個女兒家,不為功名何以要求學於你?”
“這個草民確實不知。”
“趙敏跟你都學些什麼?”
“詩書禮儀,寫字畫畫?”
“她學這些做什麼?”
“這個草民確實不知。”
“那就讓本官來告訴你,她學這些,無非是想他日嫁入王府,不至失了禮節,你敢說你教了她這麼久不知道她的目的,難道說全河心縣的人都知道的事情你可以說不知?”
“大人”王明摸清了李光軍的底,料他不會動刑,於是李光軍說一句,他就頂一句,到最後就算是輸也是贏,於是接著說道:“這跟趙敏是被誰所害毫無關係,就算是小人不知也是理所當然,就算是小人猜測不敢妄言也是情理之中。”
“好一副伶牙俐齒,強詞奪理。”李光軍厲聲說道:“既然你不肯說出你心中之話,那就隻有讓本官來從你的身世講起了。”
王明早已打定主意,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形於色,但聽到這裏,依舊心中狐疑,由不得抬頭看了一眼李光軍,他不相信世間還有人能夠將他的來曆原由貫穿起來。
李光軍看見,捕捉到了王明眼中一瞬間閃過的眼神,接著說道:“本官就最後問你一句,你招亦或不招?”李光軍雖然明白了王明作案始末,但是他卻不能確定王明身後是否還另有主謀,他雖然已經能夠確定王明的作案動機,但是人命官司,容不得半點馬虎,為了慎重起見,他要最後再試王明一試,王明是不是僅僅是因為自己猜測的作案動機而作案,又或者案中有案:既然王明是為了另外一個人而去殺趙敏,想必王明不會讓自己道出這個人來,若王明果真要聽到真相最後,那王明必定還另有動機,並不會僅僅是為了保護這個人而去殺人。而就是李光軍這一瞬間閃過的靈感,這小小的似乎與案件無關的細微的差別,才讓真相的全部大白於天下,這是後話。
果然,王明自持勝券在握,決定賭上一把:“既然大人一口認定小人就是凶手,希望大人給小人一個明白,也給天下人一個明白。”
李光軍多年已經習慣“望聞問切斷定再加驗證,這些不是知根知底的人看起來似乎一頭霧水。
“那本官問你,你可還曾記得你故鄉的童年往事?“王明聽說,心中一驚,但好在當時埋著頭,別人不曾看見他的神情,王明頓了一下,漸漸緩了過來,他要重新估量李光軍到底知道些什麼,到底不知道些什麼,這樣的時候也許一個小小的錯誤,對他王明來說也許就是致命的。
對一個賭徒來說,開弓沒有回頭箭,不是大成就是大敗,不光是因為不到最後,勝負未分,更重要的是,他現在已經下了賭注現在想的隻能是如何去贏,因為,他已經輸不起了。
李光軍看在眼裏,但依舊沒有和盤托出,也許在外人看來,李光軍是畏於趙王權勢,怕說出真相,讓在場的趙王難堪,但也許李光軍另有原因,也許在他看來,得不得罪趙王一點也不重要,壓根就沒有想到得罪趙王那裏去,也許他還對自己的推斷不夠肯定,但也許他又過於肯定自己的看法,堅信自己的推斷,認定了這事本就與趙王無關,又也許,他僅僅是從小養成的對待事情的邏輯而已。
李光軍正要講出王明的出身來曆,敏捷的思維讓他話鋒一轉:“我看大家還是來聽我講一個故事吧。”
李光軍說著,看了一眼王明,但見王明埋頭不答,本打算嗬斥王明抬起頭來,但“自負”的個性,讓李光軍拿起的驚堂木又輕輕的放了下去:“話說二十多年前,濟州府一戶農家敲鑼打鼓,好不鬧熱。”李光軍本脫口而出王姓人家,但反應極快,他要盡最大可能讓別人聽不懂,而讓王明聽懂,於是趕緊把那幾個字省了回去,嘴裏說著,李光軍的腦海裏思緒翻騰,其中滋味,怕隻有傳說中的知己才能猜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