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2)

近幾年來,我省商貿流通業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我們要正確地看待成績。通過一係列的努力,商貿業的各項指標得到了較大的進步。2006年,全省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達2萬億元,增長13.5%,規模居全國第二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325億元,增長15%,規模居全國第四位,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國首位。從商貿流通業的總量和人均水平來看,同我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還是相稱的。另外,現代服務業發展速度較快,商貿流通業在服務業中處於重要的地位,2006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達6288億元,位居全國第四位,比上年增長15.1%,比二產增長率高1.2%,服務業增長速度已經高於二產增長速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0.2%,但是離2010年目標比重45%還是有距離的,任務非常艱巨。就商貿流通業來說,批零貿易和餐飲住宿業增加值占GDP的10.8%,占服務業比重26%左右,商貿流通業已成為我省僅次製造業的第二大的產業,是服務業中的第一大產業。2007年以來,我省商貿流通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6.3億元,同比增長15.7%;其中,批零貿易業實現銷售額2611.5億元,同比增長16.0%;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36.2億元,同比增長16.0%。全省商貿流通業發展呈現良好的態勢,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麵特點:

一是商貿流通產業結構更趨完善。流通產業初步形成了現代流通方式和傳統流通業態共同發展、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同步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雙向互動、城市與農村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格局。連鎖經營涉及的領域、地域和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比重和發展水平持續提高。杭州、寧波、台州等地的連鎖率均超過了20%。特別是“千鎮連鎖超市”工程的實施,加快推進了我省農村連鎖網絡的建設。截至上半年,全省已有1175個鄉鎮開設了連鎖超市,覆蓋麵達97.4%;另有6761個行政村開設了連鎖便利店,行政村連鎖店覆蓋麵達25.7%,提前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寧波、嘉興、紹興、湖州、舟山等地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溫州、衢州、麗水等地,有效克服了大量鄉鎮處於山區的現實困難,積極推進千鎮連鎖超市工作,成效也十分顯著。有效地改善了城鄉居民的消費環境,進一步開拓了農村市場。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現代會展等新型流通方式快速發展;商品交易市場、百貨商場等傳統流通業態改造提升成效顯著;流通領域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全省商貿流通產業的結構日趨完善。

二是商貿流通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主要表現在流通網絡化加快發展,現代流通網絡初見雛形;區域商貿流通中心逐漸明朗化,區域格局初步形成;流通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競爭力逐步提高。經過幾年努力,我省重點流通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省物產集團公司和省興合集團公司,進入了2006年浙江企業前5強,分別列第2位和4位;杭州大廈購物中心以25.3億元的銷售額,成為全國百貨業單店銷售冠軍;阿裏巴巴、網盛科技等電子商務企業在同行中保持領先地位;三江購物、話機世界等連鎖企業也得到快速發展。流通領域品牌效應不斷凸顯,通過“品牌萬裏行”活動、“中華老字號”申報認定、餐飲和零售企業等級評定等工作,以品牌效應帶動流通產業的全麵提升。流通資源得到有效整合,通過聯合采購等方式,企業采購成本有所下降,競爭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