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優化環境:識別陌生人中的無用分子(2)(1 / 2)

其次,我們可以從對方的言語中識別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言語是情感的表達,是思想的外現。一個人不管水平如何,目的如何,隻要他張口說話,他就在有意無意地給別人留下印象。一句話,很可能就是自己的一幅畫像。同時,談話也可以展示一個人的職業、身份和知識水平,一個人在言談中會不經意地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如果對方的語言內容多為正向的,有積極意義的,這種人可交,如果對方的言談中都是一些假大空的、低俗的、消極的內容,這樣的人不宜深交。

人在得意的時候,特別愛訴說他與別人在一起交往的情景,他說的時候是無意的,不會想到他與被說人有什麼關係,所以,一般比較真實。

如果對方當著我們的麵說自己如何占了別人的便宜,如何欺騙了對方等等,那我們以後就得對他注意一點兒,有可能他也會這麼對待我們。

還有一種人比較圓滑,好像很會處世似的,往往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當著我們的麵說我們如何如何好,別人如何如何不好。聰明的人就得注意這種人了,因為他在背後說人壞話,就有可能在我們背後說我們壞話。

從對方說話的風格上也可以進行分辨。

說話時比手劃腳,喋喋不休的人,這種人喜歡探知他人秘密的意識特別旺盛,我們要小心應對。說話時以手遮口的人一般有雙重性格,人比較多癮癖。邊說話邊折彎手指,發啪啪聲響的人,大多愛故弄玄虛,說內容空乏的大話。說話時喜歡皺眉的人有點神經質,不管什麼事都要操心,沒有自信。自言自語的人多是意誌薄弱,處世拙劣,在社會上總是吃虧,等等。

最後,我們可從對方的行為舉止中查看他的品性。本傑明·富蘭克林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是展現一個人外在魅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優雅的行為舉止使人風度翩翩。即使最普通的職員,隻要他們行為得體,舉止規範,自然會使人肅然起敬。

日本著名企業家永守重信利用人們進餐的細小動作鑒別人才,準確率可達95%以上。他認為人吃飯的時候,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再高貴的人,在吃飯時,也會顯露出他的人品來。”如他用吃飯的機會分辨聚會的經理是第一代經理還是第二代經理。作為一般的區分方法,是因為創業經理都經曆了相當的勞苦,上的菜多是一點不剩都吃光了,而且吃得也快。總的說,吃飯時會刀叉亂碰,喝湯時會吱吱作響,不太講究宴席上的禮節。可是一到了第二代經理,就愛挑剔,剩菜也多,總是先挑愛吃的。

有些人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無關緊要。事實上並非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舉止是否優雅,言行是否得體,對於一件事情的成敗往往有直接影響。優雅的行為舉止能使社會交往更加輕鬆愉快,從而有利於事情的成功。

熱情友好、彬彬有禮的言談舉止會使人通身舒暢。在這種友好的交往中,成功往往就會到來。也就是說,親切友好的行為舉止會有助於事業成功。與此相反,不良的行為舉止、粗魯庸俗的言語隻會使人頓生厭惡之感。

我們可以通過他是否按時回家,有急事時是否想著通知家人,說起家人時感覺是否很親切等等,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他對家人的態度。一個不把家人放在心上的人是不會把朋友放在心上的。這種人往往心裏隻裝著自己,隻關心自己的得失安危,根本就不會想到朋友。所以交往時要注意盡量不要與那些沒有責任感或家庭觀念的人結交。

對不良朋友要敬而遠之

古時候,有個叫黃東生的人。他平日裏不務正業,交了個狐狸精做朋友。狐狸精借助自己的法術天天帶他去吃喝玩樂。一次,他和狐狸精去酒樓任意取酒客的酒食,狐狸精對一個穿黃衣服的人避得遠遠的。黃東生問狐狸精:“為什麼不去取黃衣人的酒食?”狐狸精順口說:“這個人很正派,我不敢接近他。”這時,黃東生恍然大悟,他想:狐狸精和我交朋友,一定是我已經走上了邪道。今後必須得正派才是。他才一轉念,狐狸精就跑掉了。從此,他果然走上了正路。

黃東生的教訓生動地說明了遠離不良朋友的重要性。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意思。人與人之間彼此相處,必然在思想、言論、行動和各個方麵相互影響,這種力量是不能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