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窗事發(2 / 3)

小路直通青黛山的山巔,路麵是青灰色的山石鋪就,仿佛渾然天成,與青黛山的山體天衣無縫地合為一體,小路兩旁有木頭鉚成的欄杆,皆是樸實無華,毫不惹眼。行走在小路之上,給人以隱居深山的感覺,仿佛身心都歸於自然,令人心生感悟,別有一番體會。

定德帝一大早就沿著這條小道來到了山峰之上,除了與他形影不離的賀達察之外,一個侍從都沒有帶在身邊。

青黛山山巔視野開闊,山頂臨淵之處建了一座八角涼亭,外圍是一圈漢白玉欄杆,身在其中,不僅可以俯瞰山下的一切,又可以看日出。放眼望去,一眾美景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精神抖擻,之前行路之難的勞累也隨之一掃而空。

定德帝每一次來到月泉宮,都要登臨這青黛山山巔,於這涼亭之中看金光破曉,旭日東升。

二人上山的時辰尚早,天空中依然看不到太陽的一絲身影。太陽不知道在黑暗中潛伏了多久,東方的天際才有些微微的光亮透出雲層,緊接著漸漸的透出一抹異常妖豔的紅色,然後刹那間初升的金烏就像一把利刃,將晝與夜鋒利地劈開,瞬間光芒萬丈,普照大地。

初生的朝陽在久處黑暗的二人眼中看起來顯得格外刺眼,定德帝不由得抬手替自己擋了擋耀眼霞光,微微眯著眼睛對著身後的賀達察說道:“人人都形容這年輕人就如初升的太陽,充滿朝氣活力,勝過世間萬物。朕往日裏卻沒有這種體悟,今日一見,才感覺到旭日的力量,真是超乎朕的想象啊。”

紅顏白首,英雄遲暮。

定德帝的言外之意,旁人或許不懂,而最了解他的賀達察卻能聽得懂。

在賀達察的心中,定德帝就是最崇高的存在,今日聽他這般感慨,忍不住地勸慰道:“萬歲爺雖然說的有理,可奴才還知道世人也常念叨,這中年人如正午的太陽,光芒普照大地,萬物賴以生存,那種光華比起初升的太陽可更加輝煌。”

兩人話中皆有玄機,定德帝聞言也隻是回頭瞥了他一眼,笑道:“你說的也對。到底是朝陽能量大,還是正午的太陽能量大,今日便可以見分曉了。好了,時候也不早了,下麵的人恐怕也該去給朕請安了,如果找不到朕,又該著急了。”

“奴才這就隨萬歲爺下山,隻是這清晨露重,下山的道路上有些打滑,萬歲爺可千萬要小心著腳下。”賀達察點了點頭,貼心的提醒道。

定德帝在前麵走,賀達察跟在後麵,二人出了涼亭,向著下山的通道走去。當定德帝走到通道之處的時候,突然又回頭看了一眼天際的朝陽,眸間有一絲精光一閃而過,不過轉瞬間便隱於無形,而後頭也不回地大步朝著月泉宮走去。

帝都之中。

弑君行動就定在今日。

城門一開,整個帝都城又重新活了起來。

一切就如同往常一樣,帝都各處依舊是一片太平繁華,沒有任何的變化。明清街上早已聚滿了商販,以及來自各地的商人,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

不過在這平靜之下,早已暗潮洶湧危機四伏,一場驚天之變即將發生。當然,這都是尋常的百姓所覺察不到的。

太子袁衍江在早朝之上,宣布了對山東旱災的處理方案,不過平國公段楓延對負責押運糧草與銀餉的人選產生了些異議,然而安國公劉強與太子沆瀣一氣,聯手將段楓延的抗議壓了下去,除了這個意料之外的小插曲,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順利的進行著。

早朝之後,袁衍江就早早地回到了太子府,也無心打理其它事物,隻是焦急地等待著夜晚的到來。今日的他一直坐立不安,整顆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時而興奮異常,時而莫名的緊張,情緒起起伏伏,心中糾結萬分,生怕在這最後的關頭橫生什麼枝節。

不過總算還好,目前的一切都朝著預期計劃的方向順利地進行著。

在這種矛盾的情緒折磨中,夜也慢慢地來臨。

轉眼到了城門關閉的時辰,城門一閉任何人沒有手諭就不得進出城門,不過就在城門即將關閉之前,安國公府的一輛馬車出了城,靠著夜色的掩護,直接往城外的駐軍大營駛去。

馬車中所坐著的人,並不是旁人,正是安國公劉強,劉強一到軍中,便朝著軍帳奔去。

軍營中一大半的部將都曾是劉強的手下,劉強早就派人將他的計劃知曉個各位參將,因此他到達軍營之時,就發現十萬大軍已經整頓完畢,隻需一聲令下便可以向著月泉宮出發。

劉強一進入軍帳,五個參將就對著他抱拳行禮道:“劉將軍!”

劉強對著他們輕輕一擺手,那幾個人就分成了兩列,分別坐到了主將左右兩側的位子上。

劉強先是與他們閑聊了一會,等他估摸著安國公府派出的一百名死士,差不多已經趕到月泉宮的時候,突然拍案而起,一聲令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