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怡蘭忙走到婦人麵前,雙膝跪地,向婦人磕了一個頭。周妮從婦人手邊端過茶杯,遞給葛悅蘭道:“向師傅敬茶。”
葛怡蘭接過茶杯,雙手捧於婦人麵前,嬌聲道:“師傅請喝茶。”
婦人接過來喝了一口,放在桌上,道:“怡蘭起來吧。你是我收的第一個徒弟,以後便在山中跟著為師,勤心修行。我叫蘇夢雲,你師伯叫周懷山,出遠門了。另外山中隻有兩位師兄和周妮師姐,有什麼不懂的就問他們。”婦人微笑著點點頭,然後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巧的玉瓶,遞給了葛怡蘭,並溫柔地說:“怡蘭啊,為師也沒什麼珍貴的禮物送給你,這瓶益氣丹是我親手煉製的,就當作是給你的見麵禮吧。”
葛怡蘭連忙伸出雙手,恭敬地接過了那瓶丹藥,然後重新坐回座位。此時,申林、阿羅和周妮紛紛站起身來,拱手向葛怡蘭表示祝賀。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似乎真心為葛怡蘭感到高興。葛怡蘭被眾人的熱情所感動,臉頰微微泛起紅暈,羞澀地回應著大家的祝福。
接下來,薑婉和林易也起身向夫人表示祝賀,恭喜她收下了第一位徒弟。簡單而溫馨的儀式結束後,婦人轉頭對申林和阿羅說道:“阿羅,去挖兩壇你師父釀的果酒出來,再讓沈伯準備幾道下酒菜。今天中午我們要好好慶祝一下!”申林和阿羅聽到這話,立刻興奮起來,他們笑著答應了一聲,然後快步走出大廳,去執行婦人交代的任務。
婦人這時轉頭望向薑婉,目光帶著幾分好奇和疑惑,柔聲問道:“兩位不是中土人吧?”林易剛想回答,卻突然注意到婦人的眼神轉向了薑婉,於是他立刻住了口。薑婉也看向林易,眼中閃過一絲詢問。林易輕輕點頭,表示讓薑婉回答。
薑婉開口說道:“回前輩,我們兩人是從東土來的。”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帶著淡淡的口音。
婦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之色,隨後微笑著說:“哦,原來是東土來的呀!你們怎麼會來到‘碧瑤’這個偏僻小地方?這裏可不是什麼繁華之地啊。”她的語氣中充滿了好奇和疑惑。
薑婉一聽婦人似乎對東土大陸並不陌生,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希望和激動之情。她迫不及待地問道:“前輩,您聽說過東土大陸這個地方嗎?”她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急切和期待。
婦人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溫和地回答道:“當然聽說過。我曾經與東土的修士打過交道呢。”聽到這句話,薑婉和林易對視一眼,兩人的臉上都浮現出了興奮的神情。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可能了解東土大陸的人,這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激動。
婦人見到兩人如此急切的神色,不禁莞爾一笑,繼續說道:“在滿德京城的東城區,有好多家由東土修士開設的店鋪。幾年前,我煉製了一批丹藥……”婦人頓了一下,“就是被東土仙霞門開的丹藥鋪收購的.”.林易一聽,仙霞門,心中一跳,剛想開口詢問,這時薑婉已脫口問道:“前輩,認識那裏有薑家開的店鋪嗎?”婦人微觸眉頭,想了想:“薑家開的不了解,不過有家煉器鋪,好像有位姓薑的長老,練器鋪叫神龍練器鋪。”薑婉一聽此話,頓時兩眼放光,興奮地站起身道:“就是,這定是我們薑家開的。”說完興奮地踱起步來,仿佛一下子就要到家似的。婦人笑道:“薑姑娘離家多久了,這麼急切回家,這裏離滿德京城,有上萬裏路呢,不如在天蒙山等一個月,我還幾爐丹藥煉好後,和你們搭伴去吧。”薑婉道:“如果我和師兄走過去要多久。”婦人笑道:“有飛行法寶的話,要十天半個月,沒有飛行法寶翻山越嶺的要走三個月吧。”
薑婉一聽,像一隻泄了氣的皮球。婦人安慰道:“不如你們先住在天蒙山吧.我盡快開爐煉丹、說不定要不了一個月呢.”薑婉一聽.也隻能如此了。
林易向婦人拱手問道:“請問前輩,東土修士是如何到中土這邊來的?”
婦人不確定地回答道:“應該有飛行器可以穿過大海,或者坐船過來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聽到婦人的回答,林易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
這時,婦人笑著對身旁的周妮說道:“妮子,帶這兩位客人去參觀一下我們天蒙山吧。”
林易等人連忙起身告辭,然後跟著周妮走出了廳門。他們開始悠閑地漫步在山間小道上,欣賞著周圍的美景。
中午時分,天蒙山的所有人都聚集在了山腰處的飯廳裏。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飲酒暢談。在這個歡樂的氛圍中,林易他們也認識了天蒙山雇傭的一對凡人老夫婦和他們的孫子。
老夫妻在山腰處種植了大片的瓜果蔬菜,還飼養了幾十隻雞。他們的孫子大約六七歲,非常活潑調皮。看到這個可愛的孩子,葛怡蘭從自己的儲物袋中取出了一隻烤熟的野雞遞給他。小孩子開心地接過野雞,啃得滿嘴流油,對這位新認識的小姐姐頓時產生了極大的好感。
吃完飯之後,眾人紛紛散去。婦人則領著葛怡蘭和周妮前往靈藥園,向她們交待相關事宜。而其他人則各自返回自己的住處,繼續修行。
林易和薑婉仍然居住在客樓裏。林易選擇了一間客房作為自己的居所,先在裏麵打坐了一個時辰。隨後,他停下了修煉,開始整理儲物袋中的物品。首先,他將所有的中品靈石以及不再使用的法器都放入了儲物手鐲中。接著,他取出了所有的丹藥,並對它們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標記。這些丹藥包括了提升修為和輔助修煉的丹藥,數量將近百瓶之多。此外,還有十幾瓶丹藥是用於治療創傷的藥物,或解毒丸等。林易仔細地辨認並做好了標識,以確保自己在需要時能夠準確找到所需的丹藥。最後,他逐一查看了十幾枚玉簡,其中大部分都是功法玉簡。,兩枚築基期的玉簡,林易隻是將其內容記錄下來,並沒有深入思考。剩下的三四個玉簡,則是關於煉丹和煉器方麵的知識。林易仔細閱讀完這些玉簡後,在腦中不斷地盤旋著,將這些知識一遍又一遍地梳理,最終做出了歸納。自己已認識五百多種靈草靈果!而且他不僅認識它們,還對這些靈草靈果的習性、功效以及禁忌都爛熟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