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序:修玄奇緣
易家村位於山峰林立的巴蜀之地,四麵環山,空靈幽深的山穀,這年人間烽火連天,自然災害嚴重。
就在這裏,爆發了一場瘧疾,波及到方圓百裏,結果慘絕人寰。
故事,也從這裏開始。
古樹參天,芳草鮮美,阡陌交通,易家村一派生機勃勃景象。不過很難想象,這裏的人們都已為瘧疾所害,慘不忍睹。
這樣的山穀,沒了人類,一片死寂。忽而空中飄來一團白煙,離山穀愈加近了。
白煙裏,一個仙風道骨的白袍老者臨空而動,如若清風。白煙是老者所發出的天氣靈氣,以作淩空之用。
老者白眉輕皺。他不知是何來的仙道,見到人間被疾病迫害,心裏也是同情。
老者飄散落地,走進易家村。見到村人皆死,無人生還跡象。揮動道袖,頓時泥石恍若被他拿捏在手一般,把屍首都埋了。
此時忽聞遠處一陣哭啼之聲,不絕於耳。
老者尋聲而去,隻見一處牛棚裏有一個男嬰,正在繈褓中哭個不停。見到老者,更是哭的厲害。
老者抱起,用手輕撫額頭,並無病狀。老者看男嬰生的白白胖胖,實是可愛,眉宇之間,有一股玄奧之光隱現。特別是孩子腹部,有一塊異光閃爍,看來他能夠幸存,其間必有原因。
老者覺得或許此子是可造之材,又和自己有緣。
於是抱起男嬰,白煙升騰,老者飄飄如仙,向天空飛去。
男嬰在白煙包裹之下,也並不哭喊了。
老者速度加快,不過一個時辰,到達一處青雲繚繞的仙山,老者,便是這裏的仙道。
仙山名叫青雲山,分四座,有兩座處下,一座乃離世峰,另一座叫登臨峰,兩峰奇山秀水,有諸多洞府竹泉供人修煉,是青雲宗外門修仙者自修之地。一座處上,名臨天宗,這裏宮府林立,更有眾人操練的方場,熱鬧非凡,天地靈氣豐富,是青雲宗內門弟子修煉之地。一座直插無盡蒼穹,名開天峰,乃青雲山主峰,奇山峻石,靈氣濃鬱上乘,是這裏是最優秀的弟子及青雲宗長老精修之地。
老者飛上臨天宗,下地行走,走進宗裏。
宗裏,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盡是內門高手,有的禦劍飛行,有的臨空飛躍,無需假借它物,更有勝者,能瞬間移動,能十步殺一人。其中等級森嚴,按修煉境界劃分等級,青雲宗修煉分感玄,築基,混玄,中天,極地,至尊幾境,每境三層,築基境二層以上的弟子,才可正式由外門弟子封為內門弟子,而中天境二層以上內門弟子,就可封為宗中弟子,送入開天峰修煉。
老者行過方場,數名方悟化達至築基一境的年輕弟子正在操練,都是青雲宗的體術功法,認真學習悟化,最終就能達到身形如魅,出拳帶風的境界,乃宗門一係列獨門功法的基礎。
走過方場,一處街市變映入眼簾,叫賣聲不斷,盡買法寶,武器,賣家皆是內門弟子,他們四處四處尋找法寶,武器等裝備,拿來換取晶石,更加精良的裝備,抑或錢財。是一種裝備革新,也是一種賺錢之道。
老者走進街市,想要給懷中的孩子買些衣物,卻無奈隻有仙袍,仙褲,沒有孩子穿的,老者從指上鑲著藍晶石的戒指上一摸,手中出現了一把四色晶石。
換了一件青色絲袍,當做繈褓給他裹上。絲袍也是靈器,充盈滿靈氣,孩子躺在裏麵,呢喃一聲後舒服地睡去了,殊不知幼體受靈氣作用得以淬煉,為以後的修仙作下重要的基礎。
老者走進一處古色古香麼宮府,是老者的自修之地。把孩子安放,看他已經睡睡著了,尋思著給他取名,取個何名好呢?老者沉思起來。
修仙之道,目地在於尋求長生之道,或是得到超人力量,完成一己之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者想到這裏,獨對“天”字情有獨鍾,日間,天是一切光明的來源,而夜間,又有無盡的蒼穹,滿天星座,無垠而又神秘。
老者在易家村拾到的他,思緒到此,老者決定,就取名“天”好了!
於是孩子從此有了新名字:易天。
易天在這裏漸漸長大,呀呀學語,又蹣跚學步,也愈加頑皮難纏。
時常出入臨天宗,引以為自家。老者為了不然他亂跑,讓它學習修仙之道,第一步從體術功法開始。
易天常在方場上看到哥哥姐姐們整日操練,心生好奇,就跟在隊伍之後,一招一式地練起來,雖是玩樂,但也算加強了記憶。
由是老者在教時甚是輕鬆,易天悟性不錯,不出半月,就掌握了全部動作,隻差日複一日的鍛煉。。
老者暗驚,這體術功法雖然隻是簡單不過的動作要領,但要掌握動作,也需融彙貫通,身法合一,不是易事,常人花上一月領悟的已是少數,而易天這樣一個七歲大孩童,僅花半月,可見天賦與悟性。
老者想到當時他撿到易天,看到眉宇間有一股玄奧之光,認為此子可教,沒看錯。此子隻要加以栽培,日後必有一番作為。